嘆白發
我年一何長,鬢發日已白。
俯仰天地間,能為幾時客。
惆悵故山云,徘徊空日夕。
何事與時人,東城復南陌。
【注釋】
[7]盧象集中亦載有此首作品,今依清人趙殿成注本,歸為王維之作。
旨要
本詩借由感嘆鬢發日白,引申出人生如客,過往歡愉之事不再的傷感。
賞析
王維的詩一般給人的感受都以平淡、恬適和自然神韻為主,其中尤其以自然神韻的作品,在后來中國古典詩的理論中,成了很重要的范例依據。譬如宋朝嚴羽在所著的《滄浪詩話》中強調以禪論詩的“妙悟”,并且認為“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的理論;清朝王士禎所提出的“神韻說”,認為詩作要含蓄高妙,含有不盡的言外之旨,方為佳作。諸如上面嚴羽和王士禎等人,在提出他們的“妙悟”和“神韻”理論時,王維的詩作都成了重要的論述指標和范例依據。由于這些理論成功地塑造了王維在中國文學史中的形象,使得一般人只要想到王維,腦海中所浮現的便是一幅優雅、從容且精致的生命形象,在這幅生命形象中,王維沒有一般人的愁苦和煩惱,因為他已把這些惱人的情緒,從他的心靈中過濾升華掉了。
但是不要忘了,王維和我們一樣,也只是個凡人,凡人心中所有的喜怒哀樂之情,所有對于生命短暫、年華逝去和容顏衰老升起的無奈感傷,王維也都同樣會感受得到,只不過王維比較會自我調適和隱藏而已。以這首《嘆白發》的作品內容來看,就是最好的見證。
本詩一開始,王維就以“我年一何長,鬢發日已白”兩句,來描述出自己對于年華老大,鬢發漸白的無可奈何,順便帶出對于生命短暫的感嘆。“我年一何長”一句,寫出王維對于年紀老大、歲月飄逝的不可置信感。紅顏少年的形象仿佛昨日一樣,仍然歷歷在目,如何就消失不見了呢!如今呈現在眼前的王維,只有雙鬢日漸花白的發絲。我們可以說“我年一何長”,是對時光消失的不可置信,而“鬢發日已白”則是對時光消失的無奈和承認。這種情緒的反應,和我們一般人不是非常接近嗎?由于我們每個人每天都看著自己和面對自己,因此對于自己每天的些微變化是察覺不出來的。如此天天積累、月月積累、年年積累,突然有一天在早上照鏡之時,發現頭上或發邊出現了白發。咦!怎么會呢!自己明明覺得每天都沒有什么變化啊!為什么頭上或發邊會突然長出了白發呢?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自從第一次發現白發以后,這些白發好像有感染性似的,不需多長的日子,很快就會把更多的頭發染成白發。這些過程和感慨,不就是王維這兩句“我年一何長,鬢發日已白”詩的含意嗎!
在對時光消失的無奈和承認之后,王維接下來所寫的“俯仰天地間,能為幾時客”兩句,便進一步點出,人生在世有如過客一般的短暫,能有多久多長的歲月和年壽呢?“俯仰天地間”一句,是透過人在天地間活動和止息的情況,來比喻人在世間的歲月。由于人生難免于一死,卻沒有人能預知自己的死日,于是在世間存活的時光,就有如來世間作客一般的短暫,隨時都有離開人世的可能,因而說“能為幾時客”。這兩句的含意,正是接續上兩句對時光消失的無奈和承認的感傷而來的。
在承認自己年紀漸長,鬢發日白的衰老,又面對生命不能永久的事實,更使王維內心升起一股無奈的悲傷。于是接下來的“惆悵故山云,徘徊空日夕”兩句,便寫出處于這種無奈情懷中的王維,面對熟悉的故山情景,也只能徒呼負負而終日徘徊而已。面對故山云何以會出現惆悵之情?就是因為明白并承認生命不能永久的事實,于是再美好的故山情景,也終必有離去的時候,心中自然便生出眷戀難舍又不得不舍的惆悵情懷。“日夕”是指白天和夜晚,在這里是形容面對熟悉的故山情景,只能徒呼負負而不分日夜的無奈徘徊。這種眼看生命時光從自己身上一點一滴的逐漸消失的恐懼,王維表達得非常傳神。在這種心境下的王維,于是寫出了“何事與時人,東城復南陌”的句子,作為本詩的結束語。歲月一去不再復返,何時能夠再與他人,同作東城、南陌歡樂之游,恐怕是難以實現的愿望了。本詩借由感嘆鬢發日白,引申出人生如客,過往歡愉之事不再的傷感,表達出王維生命的另一種面貌。在這種面貌中的王維,雖然沒有那種從容優雅的瀟灑,但是卻呈現出一般人對于生命消失那種無奈的真實,讓我們有更貼近王維的感覺??。
也許有人會覺得奇怪,一向讓人覺得從容優雅的王維,怎么會寫出像《嘆白發》這樣的作品!其實這一點也不奇怪,因為王維年輕時,是非常崇尚功名的,我們來看他所寫的另一些作品:
吹角動行人,喧喧行人起。笳悲馬嘶亂,爭渡金河水。日暮沙漠垂,戰聲煙塵里。盡系名王頸,歸來報天子。(《從軍行》)
十里一走馬,五里一揚鞭。都護軍書至,匈奴圍酒泉。關山正飛雪,烽火斷無煙。(《隴西行》)
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少年行》四首之一)
諸如此類的作品,都顯示出王維的一生,并不只存有從容優雅的瀟灑形象,也具有建立功名的壯烈志向。王維自己在中晚年的作品中,也有談到自己年輕時崇尚功名的事,譬如他在《贈從弟司庫員外綜》一詩中說:“少年識事淺,強學干名利。”《謁璇上人》一詩中說:“少年不足言,識道年已長。事往安可悔,余生幸能養。”從這兩首作品的部分內容來看,可見王維自己也承認,年輕時是崇尚功名的。因此,在王維的作品中出現《嘆白發》之作,一點也不足為奇。
上一篇: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 秋歸輞川莊作》原文詩詞賞析與注釋
下一篇:王 維《夷門歌》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