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宮鶯
【原文】
春樹繞宮墻,宮鶯囀曙光①。忽驚啼暫斷,移處弄還長。
隱葉棲承露②,攀花出未央③。游人未應返,為此始思鄉。
【注釋】
①曙光:黎明的陽光。
②承露:承接甘露。《三輔故事》載:“建章宮承露盤高二十丈,大七圍,以銅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飲之。”
③未央:未央宮。漢太祖七年建,常為朝見之處。
【譯文】
春天的樹木圍繞著宮墻,宮中的黃鶯在黎明的陽光下婉轉歌唱。忽然驚疑鶯啼暫時中斷,原來只是飛移了地方,繼續悠長地啼鳴。鶯兒隱藏在樹葉后,棲息在承露盤上,攀上未央宮前的花枝露出身影。遠游的人還沒到回家的時候,聽到鶯啼婉轉,開始思念家鄉。
【賞析】
這首詩語詞精致細膩,敷寫宮廷中的黃鶯細致入微。但詩歌的意旨,并不是簡單地“聽宮鶯”。這只黃鶯“宮鶯囀曙光”,圍著“曙光”叫個不停。它不“囀曙光”的時候,就“忽驚啼暫斷,移處弄還長”,到處啼鳴,讓人不禁聯想到有些人在上級面前嘰嘰喳喳,不在上級面前晃悠的時候,就在其他地方搬弄是非。有的時候還將自己藏在暗處:“隱葉棲承露”,攀著高枝往上飛:“攀花出未央”。末句表面是說,游人聽到婉轉的鶯啼,想念家鄉的風物。實際上,是什么讓游人不留戀宮廷的繁華,反而思念家鄉的淳樸呢?可見詩意絕不是表面這般簡單。
上一篇:王維《同崔員外秋宵寓直》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王維《投道一師蘭若宿》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