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讀莊子聞朱晦庵即世①
【題解】
此詞為悼念大哲學家朱熹而作。朱熹卒于公元1200年(慶元六年)舊歷三月,此詞作于初聞噩耗之時。通篇都滲透著悼贊之意,深情厚誼和痛惜之情自然流出,一氣呵成。作者上片讀莊子、老子,感悟人生哲學;下片悼念朱熹,嘆雄才已逝。上下片看似貌離神合,但其內(nèi)涵卻絲絲相連。全詞實為贊美朱熹博學多才,忽聞他離世的消息甚是惋惜,但并沒有從正面直接運筆贊揚,而是借贊頌莊子、楊雄的才華與之媲美,從而表達了自己對故人的崇敬與思念之情。
【原文】
案上數(shù)編書,非莊即老。會說忘言始知道。萬言千句,不自能忘堪笑。今朝梅雨霽②,青天好。
一壑一丘,輕衫短帽。白發(fā)多時故人少。子云何在③,應有玄經(jīng)遺草④。江河流日夜,何時了。
【注釋】
①感皇恩: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有不同格式,此為雙調(diào)六十七字,仄韻格。朱晦庵:即南宋大儒朱熹,晦庵是他的號。南宋哲學家、教育家。即世:指去世。②霽(jì):雨后或雪后天氣轉(zhuǎn)晴。③子云:揚雄,字子云,善辭賦,西漢官吏、學者、哲學家、文學家,曾撰《太玄》等,將源于老子之道的玄作為最高范疇,并在構(gòu)筑宇宙生成圖式、探索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時,以玄為中心思想,是漢朝道家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者。④玄經(jīng):指《太玄》,揚雄的哲學著作。
【譯文】
書房的案幾上擺放著幾卷書,這些不是莊子編撰的就是老子的著作。讀了這些書以后,也會說“忘言”通曉規(guī)律與哲學道理這樣的話。可是說了千句萬言,其實還是不能自主去真的忘掉,這是多么可笑啊。今天早晨,連續(xù)數(shù)日的梅雨天氣剛剛停止,天空開始放晴了,如此青天朗日的清澈天氣真好。
無奈之中選擇了隱退山林丘壑,身穿輕衫,頭戴短帽。白發(fā)變得越來越多了的時候,而故人卻漸漸少了。西漢的雄才揚雄如今在哪里,而擁有西漢揚雄一樣雄才哲思的晦庵先生如今也離世了,好在他應該像揚雄那樣留下了《太玄》一樣不朽的經(jīng)典之作。就像江河日夜奔流,不論到何時,都會永不停息。
上一篇:辛棄疾《歸朝歡·題趙晉臣敷文積翠巖》題解,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題解,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