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酒與裴迪
【原文】
酌酒與君君自寬①,人情翻覆似波瀾。
白首相知猶按劍②,朱門先達笑彈冠③。
草色全經細雨濕,花枝欲動春風寒。
世事浮云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
【注釋】
①自寬:自我寬慰。
②按劍:指發怒時準備拔劍爭斗的動作。《史記·蘇秦列傳》:“于是韓王勃然作色,攘臂瞋目按劍。”
③彈冠:彈去帽上的灰塵,準備出來做官。典出《漢書·王吉傳》:漢宣帝時,瑯琊人王吉和貢禹是很好的朋友,貢禹多次被免職,王吉在官場也很不得志。漢元帝時,王吉被召去當諫議大夫,貢禹聽到這個消息很高興,就把自己的官帽取出,彈去多年布滿的灰塵,準備戴用。果然沒多久,貢禹也被任命為諫議大夫。后用“彈冠”一詞指出仕做官,或者比喻相友善者援引出仕。
【譯文】
酌酒給你,希望你能自我寬慰,人情反復無常,如同波瀾翻覆。相交到老的人也可能按劍提防,富貴之家已經顯達的人們慶祝著準備出仕。細雨濕潤了青青草色,花枝欲展,春風依舊寒冷。世間事情如浮云一般不值得過問,不如隱居起來,安然躺著,多多進食。
【賞析】
王維早年,正逢開元盛世,既負才名,又得賢相張九齡賞識,本是打算一展才華,為朝廷出力。但王維剛步入朝廷不久,唐玄宗卻開始親小人、遠賢臣,并愈演愈烈。在政治環境惡化時,王維選擇了隱居。在王維隱居期間,不斷描繪著幽美的田園景色,寫出了田園生活的詩情畫韻。這首飲酒詩雖然作于隱居期間,卻沒有什么“畫韻”,也不幽美,但卻是作者傾訴衷腸的作品。
首句作者給朋友斟酒,希望朋友能夠借著酒力自我寬慰。然而,需要借酒澆愁的事情,往往是“舉杯澆愁愁更愁”,說是讓友人自寬,其實在這里對飲的兩個人,遭遇、心境是很相似的。作者接著寫出了心中的愁事:人情反復無常,似水的波瀾一樣詭譎。三、四兩句承接“人情翻覆”展開:白首相知的人手按在劍上準備爭斗,富貴人家先登仕途,彈冠相慶,可能早就忘了咱們了。詩人心中的憤懣又怎能用醉酒化解呢?
五、六兩句表面上看,寫的是春日風光,但其意義卻不是單純指向景色的。《王孟詩評》云:“‘草色’‘花枝’固是時景,然亦托喻小人冒寵、君子顛危耳。”青青小草得到細雨的眷顧,比喻小人得到了君主的恩惠;寒冷的春風吹到準備開放的花枝上,比喻準備一展才華的才子遭到了冷遇,難以“綻放”。
前六句所描寫的狀況,應該如何加以“自寬”呢?事實上,在當時的環境下,詩人與朋友都無力改變小人得志的現狀,所以選擇不問世事,隱居高臥,保養身心。如果不想和口蜜腹劍的李林甫同流合污,君子隱居蟄伏,等待時機,可能是當時最為現實可行的選擇。
上一篇:王維《辛夷塢》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王維《韋給事山居》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