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道士歸山
先生何處去?王屋訪毛君 ① 。
別婦留丹訣,驅雞入白云。
人間若剩住 ② ,天上復離群。
當作遼城鶴,仙歌使爾聞。
【校】
①毛,諸本皆作“茅”,唯顧元緯本、凌本作“毛”,今從之。
②若剩住,《文苑英華》作“數剩住”,顧元緯本、凌本俱作“苦難剩”。
【注】
王屋: 《元和郡縣志》:“王屋山在河南府王屋縣北十五里,周圍一百三十里,高三十里。”
毛君: 《真誥》:“昔毛伯道、劉道恭、謝稚堅、張兆期,皆后漢人也,學道在王屋山中,積四十馀年,共合神丹。毛伯道先服之而死,道恭服之,又死。謝稚堅、張兆期見二人如此,不敢服之,并捐山而歸去。后見伯道、道恭在山上,二人悲愕,遂就請道,與之茯苓持行方,服之,皆數百歲。”
別婦: 《晉書》:“許邁移入臨安西山,登巖茹芝,眇爾自得,有終焉之志。乃改名玄,字遠游,與婦書告別。又著詩十二首,論神仙之事焉。”
離群: 《禮記》:“吾離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遼城鶴: 《搜神后記》:“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于靈虛山,后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遂高上沖天。”
上一篇:王維《送張舍人佐江州同薛據十韻》原文、注釋
下一篇:王維《送徐郎中》原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