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神引①(一葉扁舟輕帆卷)
【原詞】
一葉扁舟輕帆卷。暫泊楚江南岸②。孤城暮角③,引胡笳怨④。水茫茫,平沙雁、旋驚散⑤。煙斂寒林簇⑥,畫屏展。天際遙山小,黛眉淺⑦。
舊賞輕拋⑧,到此成游宦⑨。覺客程勞⑩,年光晚。異鄉(xiāng)風(fēng)物,忍蕭索、當(dāng)愁眼。帝城賒,秦樓阻?,旅魂亂?。芳草連空闊,殘照滿。佳人無消息,斷云遠?。
【注釋】
①《迷神引》:詞牌名,柳永自制曲,《樂章集》注“中呂調(diào)”。這首詞寫的是旅思閨情。作于柳永入仕之后,地點為楚地。由“暫泊”二字,可知詞人是過路。
②泊:停泊。楚江:楚境內(nèi)的江河。
③暮角:日暮的號角聲。
④引:逗引。胡笳(jiā)怨:胡笳是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管樂器,傳聞是漢時張騫從西域引入,漢魏鼓吹樂中常用之,其聲多哀怨。
⑤旋:隨即、立刻。
⑥斂:收起,散盡。簇:叢聚。
⑦黛眉淺:古代女子以青澀黛螺畫眉,所以常將眉毛比作青翠的遠山。此處正好相反,將遠山比作黛眉。黛眉,女子的眉毛。淺,形容顏色淺淡。
⑧舊賞:指以前喜歡的人和物。
⑨游宦:在官場上奔波漂泊。
⑩勞:困頓疲憊。
?秦樓阻:心愛的佳人被阻隔在遠方。秦樓,出自漢樂府《陌上桑》:“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后以秦樓代指女子。
?旅魂亂:在宦途上奔波的征人心情沮喪,煩亂不堪。魂,心靈,情緒。
?斷云:片云。
【譯文】
我乘坐的一葉扁舟緩緩卷起輕帆,暫時停泊在楚江南岸。孤城中響起陣陣角聲,引發(fā)了我羈旅懷人的愁思。江水白茫茫,在沙灘上棲息的大雁,瞬間便全部被驚散。暮靄消斂,顯現(xiàn)出一片片秋林,如同展開了一幅水墨畫屏。遠看天邊,遙遙群山,如同美人輕描的黛眉。
我輕易地拋棄了以前的賞心樂事,游宦天涯。深深感到旅途勞頓,而光陰荏苒。異鄉(xiāng)的風(fēng)物,在多愁善感的我看來,只是一片難以忍受的蕭索。京城是這般遙遠,秦樓楚館被阻斷難去,讓我心煩意亂。夕陽照耀下,芳草萋萋伸向空闊的天邊,佳人杳無音信,像被風(fēng)吹走的浮云一樣遠去不返。
【賞析】
這首詞是柳永在五十歲后游宦各地的心態(tài)寫照,乃典型的羈旅行役之詞。這首詞抒發(fā)了柳永內(nèi)心的掙扎與矛盾,尤其是作為一名不得志的封建文人的苦悶與不滿。
上片詞人寫了泊舟江岸的情景。起句寫柳永游宦途徑楚江,將船帆慢慢收起,靠近江岸,做好停船靠岸的準(zhǔn)備。“暫泊”表明了停泊的時間是傍晚,天色將晚,暫且止宿,明天繼續(xù)趕路。從起兩句來看,詞人一下子就抓住了“帆卷”“暫泊”這種行船的特點,淡淡地吐露出旅途的勞頓。隨后,詞人又用平鋪直敘的方法,描寫了楚江傍晚的景色。“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描寫的是慢慢變暗的天色,邊遠的城市的角聲與笳聲自帶著一種凄涼之感,勾起了漂泊在外的詞人哀怨、寂寞的情緒。“暮角”與“胡笳”渲染出了秋季日暮時凄涼的格調(diào)。緊接著,詞人的筆觸又伸向了略帶涼意的江水之上,自“水茫茫”始描繪了茫茫江水,平沙驚雁,漠漠寒林,淡淡遠山。如此一幅自然天成的廣袤之作,更襯托出游子愁怨和寂寞之感。上片從聲響視聽不同的感官角度與遠近濃淡的不同層次,描繪出了江岸晚景,蒼涼悲咽又平遠闊大。給人身臨其境之感。
下片直接抒發(fā)對游宦生涯的感慨。起始兩句直抒胸臆,后悔當(dāng)年輕易拋下喜歡的人和物,游宦至此。旅途勞頓,風(fēng)月易逝,年事衰遲,是寫行役之苦;“異鄉(xiāng)風(fēng)物”顯得特別蕭索,是寫旅途的愁悶心情;帝都遙遠,秦樓阻隔,前歡難斷,意亂神迷,是寫傷懷念遠的情緒。詞人深感“舊賞”與“游宦”難以兩全,為了“游宦”而不得不“舊賞輕拋”。“帝城”指北宋都城汴京,“秦樓”借指歌樓,這里當(dāng)指歌樓里的女子。這些是詞人青年時代困居京華、流連于坊曲的浪漫生活的象征。按宋代官制,初等地方職官要想轉(zhuǎn)為京官是相當(dāng)困難的,因而詞人看來,帝城是遙不可及的。宋代不許朝廷命官到青樓坊曲與歌妓往來,不然會被彈劾,所以柳永便與歌妓及舊日生活斷絕了關(guān)系。因此感嘆“帝城賒,秦樓阻”。“芳草連空闊,殘照滿”是實景,形象地暗示了賒遠阻隔之意。抒情中突然插入這樣的實景描寫,可見詞人寫作時善于轉(zhuǎn)換。結(jié)句“佳人無消息,斷云遠”,補足了“秦樓阻”之意。“佳人”即“秦樓”中的人,由于種種原因斷絕了聯(lián)系,舊情像一片斷云隨風(fēng)而逝。
全詞情景交融,哀怨頓挫,稱得上是柳永晚年的佳作。
上一篇:柳永《迷仙引(才過笄年)》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柳永《迷神引(紅板橋頭秋光暮)》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