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蓮令①(月華收)
【原詞】
月華收②,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時情苦。翠娥執手送臨歧,軋軋開朱戶③。千嬌面、盈盈佇立,無言有淚,斷腸爭忍回顧④。
一葉蘭舟,便恁急槳凌波去。貪行色、豈知離緒,萬般方寸⑤,但飲恨,脈脈同誰語⑥。更回首、重城不見,寒江天外,隱隱兩三煙樹。
【注釋】
①《采蓮令》:詞牌名。該詞牌名在宋代僅此一首詞流傳下來。
②月華收:指月亮落下,天色將曉。
③臨歧:岔路口。此指臨別。軋軋:象聲詞,門軸轉動的聲音。
④爭忍:怎忍。
⑤方寸:指心緒,心情。
⑥脈脈:含情的模樣。
【譯文】
月亮落下,天色將曉,天上飄著淡淡的云,霜天曙促。準備西行的游子,這時正被離別之情困擾。咿呀呀的開門聲,心上的人兒緊牽著我的手,將我送到了臨行的路旁。她姿態婀娜地站在那里,那張千嬌百媚的面孔上止不住地落淚,相視無言,如此讓人肝腸寸斷的時刻我怎么忍心回顧呢?
我乘著一葉扁舟,快速地駛向了遠方。一心只知道向前趕路,怎能清楚我心中離別的情緒,萬種憂傷。我只能默默飲恨,柔情蜜意,這時又能向誰訴說呢?回頭望去,城池已經沒了蹤跡,隱約只能看到三兩棵綠樹,孤獨地挺立在水天相接的地方。
【賞析】
本詞描繪了詞人與心上人分別之情。
上片詞人主要描繪了與心上人分別之時的場景。詞人開篇先交代了寫這首詞的背景,正是月亮落下,天蒙蒙亮的時候,從此時間點不難推斷,詞人應當徹夜難眠。之后一句“西征客、此時情苦”正式交代了自己作為遠游之人,情緒十分悲苦。為何情緒低落,徹夜難眠呢?原來是與情人分別了。之后重點刻畫的是分別時女子的情態,“千嬌面,盈盈佇立,無言有淚”,這十一個字,對那個美麗多情女子的形象描寫十分到位,使之從外貌到動作再到表情,都一一展現在讀者面前,令人憐愛。為了烘托離別的凄苦,作者在描寫這位純情女子之前,還特意將開門聲寫了出來,起到增加氣氛的作用。開門有“軋軋”之聲,而女子的送行卻“無言有淚”,有聲與無聲前后照應,構成了一種極具感染力的分別畫面。
下片主要描寫的是分別之后的場景。主要寫自己的落寞情緒,通過內心獨白,訴說自己的無可奈何,十分細膩,極盡人情。與自己心愛之人分離,是讓人肝腸寸斷的。可惜那不解人意的扁舟匆匆前行,沒過多久,心上人所居住的城市就不見了。全詞寫到這里,作者已經把離別之苦傾訴殆盡了,為了更強調凄苦悲切的氣氛,作者用寫景作為結束語:清寒的江流那邊,只剩下煙云籠罩的兩三棵樹!這種以景言情的寫法在古詞曲中并不少見,但此詞把景致的描寫放在全詞的末尾,這就好比古歌曲中的“亂”,把此前所鋪排的種種情緒推向了最高潮。
這首送別之詞,將送行者的無限依戀以及遠行者的無可奈何、戀戀不舍寫得十分動人、細膩,層層鋪開。讓人仿佛身在其中,極具畫面感,最后以景結情,倍覺有情。全詞鋪敘展衍,層次分明而又曲折婉轉,不僅情景“妙合”,而且寫景、抒情、敘事自然融合,完美一致。
上一篇:柳永《斗百花(颯颯霜飄鴛瓦)》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