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令·題淮山樓①
城上層樓疊巘②,城下清淮古汴③。
舉手揖吳云,人與暮天俱遠④。
魂斷,魂斷,后夜松江月滿⑤。
①蘇軾赴密州任,熙寧七年(1074)十一月至鎮江,及其到泗州,當在本月中旬,詞云“后夜松江月滿”,知作于十三日。淮山樓:在泗州城內,清康熙間已沉入洪澤湖底。
②疊巘(狔ǎ狀):山上有山。巘,小山。《詩·大雅·公劉》:“陟則在巘。”傳:“巘,小山,別于大山也。”
③“城下”句:北宋時汴水自開封經商丘、宿州、靈壁至泗州入淮河,故云。
④“舉手”二句:意為向遠在江南的友人揖別。吳云:吳地的云。本年秋,作者曾在吳江垂虹亭與楊元素(繪)、陳令舉(舜俞)、張子野(先)、李公擇(常)、劉孝叔(述)作“六客”之會(見《書游垂虹亭記》),此時天各一方,故云“人與暮天俱遠”。
⑤松江:此指吳江(今屬蘇州),垂虹橋在其境內。月滿:月圓。
上一篇:蘇軾《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寫作背景、注解
下一篇:蘇軾《浣溪沙·長記鳴琴子賤堂》寫作背景、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