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韓錄事送宮人入道[1]
【原文】
星使追還不自由[2],雙童捧上綠瓊辀[3]。
九枝燈下朝金殿[4],三素云中侍玉樓[5]。
鳳女顛狂成久別[6],月娥孀獨好同游[7]。
當時若愛韓公子[8],埋骨成灰恨未休。
【注釋】
[1]錄事:韓琮,字成封,詩人,曾任錄事,掌管文簿。開成三年(公元838年)六月,出宮人四百八十,送兩街寺觀安置。
[2]使:天使。首句說宮女本是降到人間的天仙,此時由天使追回,重返仙道,身不由己。
[3]雙童:玉童、玉女,為侍者。道書上說,凡入道升仙,有玉童玉女駕綠瓊之車來迎。辀(zhōu):車轍,泛指車。
[4]九枝燈:也名九光燈,是一干九枝的花燈。《漢武帝故事》:“西王母欲來,帝燃九華之燈。”
[5]三素云:道家稱紫、白、黃三色之氣為三素云。
[6]鳳女:原指弄玉。此指宮女。“鳳女顛狂”是說秦穆公小女弄玉善吹簫,放蕩不羈,與同樣善吹簫的蕭史相愛,終成神仙眷屬。
[7]月娥:嫦娥。此指女冠。孀獨:孤獨。
[8]韓公子:韓重。《搜神記》:“吳王夫差小女名紫玉,悅童子韓重,欲嫁之不得,乃氣結而死”。此以韓公子指韓錄事。
【譯文】
宮女本是下凡的天仙,此時由天使追回,不得自由,一對玉童玉女迎侍她們坐上了綠瓊之車。在九華燈下朝拜神殿,在紫、白、黃三色之氣繚繞的道觀中侍奉神像。與無拘無束的宮中女伴永別,而成為孤獨凄清的女冠中的一員。當時如果愛上了韓錄事,死了化成了灰這遺恨也無法停止。
【賞析】
韓琮先有《送宮人入道》之作,李商隱作此詩和之。唐代帝王為了表現自身不耽于聲色、品性高潔以及節省開支,會將宮女送入道觀成為女冠,卻又不給他們自由。詩人揭示他們悲慘的一生,表示深切的同情。首聯不直敘宮女入道,反說本是貶謫下凡的仙女,今得以重返天庭,是幸事,且以“雙童”“綠瓊辀”渲染升仙、喜慶的讓人艷羨的氛圍,實則是反語。其用意是點出這些宮女“不自由”的處境,對統治者不顧宮女意愿、沽名釣譽的做法表示譴責,奠定全詩的情感基調。頷聯寫宮女入觀后青燈供奉的凄涼生活,神殿的九華燈,云霧繚繞的道觀樓臺,從外部觀之仿若神仙世界,實則是一座困住宮女終生的凄冷囚牢。頸聯的“成久別”、尾聯的“恨未休”與首聯的“不自由”一起構成全詩的抒情核心。曾經無拘無束、吵吵鬧鬧的生活再與她們無關,等待她們的是如月宮中嫦娥一般絕望孤獨的余生。“癲狂”二字,以不正常寫正常,暗示非自愿入觀的女冠生活違背人的自然天性。尾聯義正語諧,明打趣韓錄事因長相俊美被宮女看上,暗寫宮女年紀輕輕卻無法體味愛情的悲哀,再也不能真正活著的絕望。詩人在詩作中流露出的對女性尤其是地位較低的女性的深切同情,及對自由權益的捍衛,體現出較為進步的思想傾向。
上一篇:李商隱《和韋潘前輩七月十二日夜泊池州城下先寄上李使君》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商隱《哭劉司戶》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