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己酉山行書所見①
【題解】
這首詞作于孝宗淳熙十六年己酉(1189)辛棄疾在江西上饒閑居期間,是以農村生活為背景的一首抒情詞。詞中上片輕描閑居山林,閑看細雨的清幽自樂;詞中下片濃墨描摹農家娶妻嫁女,笑語歡騰,稻香千頃的怡然生活。全詞反映了作者超脫怡然的情感,情境交融,相互襯托,從而達到了意境曠逸自然,令人陶醉其中。
【原文】
松岡避暑,茅檐避雨,閑去閑來幾度?醉扶怪石看飛泉,又卻是、前回醒處。
東家娶婦,西家歸女②,燈火門前笑語。釀成千頃稻花香,夜夜費、一天風露③。
【注釋】
①己酉:淳熙十六年(1189),此時辛棄疾正閑居帶湖。②歸女:古代“歸”的本義指女子出嫁,但已婚女子回娘家也稱“歸”,所以多意。《說文解字》:“歸,女嫁也。”③“釀成千頃稻花香”三句:描繪了一幅夜夜的清風白露,釀成一片稻米花香的美景。意在表明風調雨順,豐收在望。費:用得多;消耗得多。
【譯文】
在松崗中躲避酷暑炎熱,在茅屋檐下躲避風雨侵擾,如此來來去去悠閑的日子到底還要經歷多少次呢?我停下醉酒后搖晃不穩的腳步,手扶嶙峋的怪石,抬眼望飛流直下的瀑布,仿佛珠玉一般瑩閃飛濺,醉眼朦朧之中,突然發現又正好是前次酒醒時流連過的地方。
茅屋東邊有人家正在娶妻進門,而西邊已經出嫁的女兒正巧回娘家省親,兩家門前都燈火通明,親友云集,呈現出一片歡聲笑語。村子外邊的田野里陣陣柔風輕拂,它們正在精心醞釀制造成千頃稻花香,仿佛豐收就在眼前了,而每天夜里消耗最多的,正是那滿天的風露對于稻谷的滋潤。
上一篇:辛棄疾《青玉案·元夕》題解,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辛棄疾《一剪梅·游蔣山呈葉丞相》題解,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