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韋潘前輩七月十二日夜泊池州城下先寄上李使君[1]
【原文】
桂含爽氣三秋首,蓂吐中旬二葉新[2]。
正是澄江如練處,玄暉應喜見詩人[3]。
【注釋】
[1]韋潘:字游之,與商隱同年登進士第。唐人用“前輩”一詞較泛。其原詩為《七月十二日夜泊池州城下,先寄上李使君》。池州:《舊唐書》:“池州屬江南西道,本隋宣城郡之秋浦縣,武德四年置池州。”李使君:杜牧有《處州李使君墓志銘》:“使君名方玄,字景業,由起居郎出為池州刺史,凡四年。會昌五年四月卒于宣城客舍。”
[2]蓂:《帝王世紀》:“堯時蓂莢(生于階),每月朔生一莢,月半生十五莢,望后日落一莢,月小盡,則一莢(厭而)不落,觀之以知晦朔。”三秋首,切七月,二葉新,切十二日。蓂莢系古代傳說中的瑞草。
[3]澄江如練:謝朓《晚登三山》:“余霞散成綺,澄江凈如練。”玄暉:謝朓,字玄暉。李白詩:“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謝玄暉(謝朓)曾經為宣城內史,池州本宣城郡,故末二句語云然。以謝朓比李使君。
【譯文】
陰歷七月桂樹含著秋天爽朗之氣,到了中旬,瑞草蓂莢又新生了二莢,已是十二日。此時眺望目睹澄江如練,李使君應該為見到詩人你而開心吧。
【賞析】
此詩頗具匠心,題中句句皆到。首句以“三秋首”關合“七月”,次句關合“十二日”,呼應標題“七月十二日”。第三句即“夜泊池州”所見“澄江如練”之美景。結句以謝朓比李使君,“詩人”指“韋潘”。此詩將敘事與寫景完美融合,雖用前人典但語翻新意,描寫了水天一色,天高云淡的“爽秋”,富有層次感。結句對友人的祝福和贊美若平常寒暄,不乏打趣,充滿人情味。
上一篇:李商隱《和友人戲贈二首》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商隱《和韓錄事送宮人入道》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