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令畤
趙令畤(1051~1134),字德麟,自號聊復翁,祖籍涿郡(今屬河北),先后擔任過朝請大夫、右監門衛大將軍、營州防御使等職。有《侯鯖錄》、《聊復集》。
蝶戀花
【原文】
欲減羅衣寒未去,不卷珠簾,人在深深處。紅杏枝頭花幾許?啼痕止恨清明雨。
盡日沉煙香一縷,宿酒醒遲,惱破春情緒。飛燕又將歸信誤,小屏風上西江路。
【譯文】
想減一件羅衣但寒氣還未去。不愿卷起珠簾,獨自一人待在閨房深處。不知紅杏枝頭的花朵還有多少?淚流不斷只恨清明雨綿綿。
整天面對沉香的縷縷青煙,昨夜酒醉遲遲未醒,滿懷惆悵惱恨春天已去。飛燕又沒有帶來他的消息,只好凝望屏風上的西江路。
【鑒賞】
這首閨怨詞篇幅雖短,但暗寄深懷,風格清俊,高雅脫俗,頗具特色。
詞的上半部分寫景。開始三句是對人物的動態描寫,表現出主人公惜春的心理狀態。“寒”字一方面寫氣候之寒,另一方面也是寫女主人公心緒之凄涼。這三句話并未從深處著筆,但曲筆寫情,亦使我們感受到了女主人公深深的落寞、惆悵。“紅杏”兩句,是對無情風雨摧殘花朵的怨語。“花幾許”一句是一個反問,并不需要回答,突出女主人公對花的關切。至“啼痕”句,人花莫辨,寫花殘,更嘆人生如花,最后同樣會含淚凋零,化作塵灰。
詞的下半部分寫心緒。開始三句,筆鋒一轉,寫女主人公心中的苦悶、凄涼。深閨之中,整日與她相對的只有一縷縷的沉香,她借酒消愁,反而愁上添愁。“惱破”一句總寫,使傷春的愁緒達到高潮。最后兩句交代女主人公愁緒深沉的原因——懷遠念歸。詞人在這里并不明寫離人音書斷絕,而是借物言情,移情于燕,筆意深婉,而且用一個“又”字突出兩人分別時間之長。苦無聊賴之時,主人公只有空對著屏風,黯然傷神,回想昔日離別時愛人消失于西江路上的情景。
這首詞言情寫景,含蓄深婉。最后一句情景交融、虛實相間,意境幽深、情思浩渺,確是難得的佳句。
上一篇:趙令畤《菩薩蠻·春風試手先梅蕊》原文、注釋、譯文、鑒賞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