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
梁先生語錄:
“匹夫”就是獨自一個,無權無勢。
莊子一生心無外物,超然灑脫,逍遙于世。這是眾人難以企及之處。人生在世,每個成功者的背后,也蘊藏著一顆堅定的心。理想與目標面前,若是心意如墻頭茅草,隨風而倒,是難以有所建樹的。試問,有誰見過參天的茅草?
人生中,要踏平坎途,我們需要一顆如磐石一樣不轉移的堅定的心,才能排除外界的干擾,一心一意地去追求自己的夢想,所謂“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它所強調的就是這個道理。若不然,清風徐來,內心便波瀾起伏,深為外界所擾,又怎能做一個堅持自己夢想的人?
可以肯定地說,一個有志之士,總能做到“一心只讀圣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換句話說,會咬定自己的目標,會堅持自己的理想與追求,是個有方向與目標的人。而不是一顆隨風而倒的茅草,也不是一株隨水漲落的浮萍。這樣的人,猶如帶著地圖遠行的人,不論是晴天、陰天,還是雨天,都能循著自己要去的方向奔跑,不會迷路。否則,就可能會迷失自己的方向,甚至誤入歧途。
歷數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無不是有堅定目標的人。比如王安石,他想像李白一樣才思如泉涌,但是他并不是一個天資過人的人,盡管如此,他不曾放棄過這樣的夢想,相反,他咬定自己的目標,執著付出自己的努力,寫壞了999根毛筆,最后他成為北宋的一大文學家,這與他堅定的目標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說,人生于世,我們要踏平坎途,取得成功,需要咬定目標,執著付出,才能最終如己所愿,實現自己的志向與抱負。
關于這一點,還有另一種理解。對于任何一個觀點,都可能出現“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情況。因為很多時候,是非對錯并不涇渭分明。很多情況下,甚至是非不辨。在這些情況下,我們要如何才能堅持正確的見解,或是自己的觀點、主見呢?這不僅需要明察秋毫,辨別是非的慧眼,更需要堅定的立場。
當年哥白尼質疑亞里士多德的“地心說”,最終創立“日心說”,在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他對自己正確的見解持以堅定立場的緣故。人生如路,路途坎坷而崎嶇,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如何才能在人生路途中堅持自己的立場呢?從梁先生的人生經歷中,我們不難發現,這需要“匹夫不可奪志”的勇氣與堅定。
正因為梁先生有著堅定的立場,所以他不因批判而改變自己的正確見解,更不因權威力量的阻滯而屈曲自己的正確見解。人生于世,我們當如梁先生一樣對待正確見解,才能成就自我。
例如一位語言學家,發現某一個語言現象,并且提出自己正確的見解,但是,若是在權威的質問與懷疑下,便不再堅持自己的觀點,這樣的人在語言學界是難以有所建樹的。
可以肯定地說,人生中,任何一條通往成功的路途中,都是充滿坎坷、崎嶇、懷疑的,我們若要踏平坎坷,實現自己的目標,或是成就一家之言,就須得有“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的勇氣與堅定。這也正是梁先生的獨特之處,更是他留給后人的人生智慧,若要成功,我們不可不知。
上一篇:《一憂一懼,樂乎天機而動》梁漱溟的人生智慧
下一篇:《不學便老而衰》梁漱溟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