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沉醉東風》言情贈友詩歌
宮詞
鳷鵲層樓夜永①, 芙蓉小苑秋睛②。 金掌涼③, 銀漢瑩④,按霓裳何處新聲⑤? 懶下瑤階獨自行,怕羞見團團桂影。
這首小令寫一個被冷落的宮嬪,在夜涼如水的宮中,遙聞別殿傳來的樂曲聲時落寞惆悵的心情,傳達出深宮索寞的哀怨。
首二句是寫景、 交代時令。 時間是在一個晴秋之夜。 鳷鵲樓、 芙蓉苑的地點描寫可作兩層理解: 一是宮嬪即困居此地; 二是宮嬪并非居此,而是作者借這兩個昔盛今衰的漢、唐宮苑比況宮嬪身處之地。“層樓夜永”和“小苑晴秋”的景致描寫給人以沉寂空茫之感, 為整首小令奠下了凄婉的基調。 而“鳷鵲樓”和“芙蓉苑”今日的沉寂使人聯想到它昔日的風華,一種無邊的失落感亦從中油然而生。
三、四.五句寫宮嬪晴秋永夜中的所見所聞。“金掌涼”應是由所見進行的推測,而非宮嬪用手去觸摸金銅仙人手掌的感覺,確切地說,“涼”是一種心理感應而非觸覺。一個“涼”字,寫出了金銅仙人的孤獨寂寥,也傳寫出宮嬪凄涼無依的處境。“金掌”是近前觸目所見,“銀漢”則是抬頭遠望尋覓所得。在“金掌涼”的意念推測中,女主人公內心不禁涌起陣陣寒意,于是轉而放眼銀漢,然而銀漢帶給她的,仍是帶著絲絲寒意的冰瑩之感。而恰在此時,不知從何處傳來了霓裳新聲。“霓裳新聲”狀寫了一個不可得見的輕歌曼舞的聲樂場景,與前幾句交代的寂寥凄涼的景致恰成反襯。此三句的表層含義已如上述,但其中尚蘊含著宮嬪的深層意念活動。金銅仙人歷來被看作忠君的象征者,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有“憶君清淚如鉛水”句,正表明其不忍辭漢之心。此處作者以“金掌涼”狀寫宮嬪是時心境,其心理意念有二層: 一層是暗傳宮嬪如金銅仙人一樣是忠君者; 二層是如此忠君愛君卻遭冷遇,心中不免凄涼。“霓裳新聲”則分明是說自己也曾歌舞霓裳,彼時或許是為君獨舞,或許是王公大臣滿座。但無論如何,霓裳舊聲已被新聲取代,而今君王何處,歡娛安在? 只用 “何處新聲”一句反問,便表明彼時彼事已甚遠甚久,已是不可企望再來了,只有 “新聲”惹起的朦朧往昔舊聲的泛音在耳邊縈縈裊裊。其心何凄,其情何惘!
最后兩句通過寫行止表現宮嬪的心境。一個 “懶”字,傳寫出從 “新聲”激起的對往昔承歡的 “舊聲”的緬懷中的醒悟, 自己片刻的沉醉和聯想勾起的是更大更多的辛酸凄楚,只得帶著萬般無奈和怨懣走下瑤階。那瑤階分明也回響著往日的歡聲笑語,然今天卻不得不 “獨自行”了。相傳月中有丹桂,故稱月影為 “桂影”,“團團”,表明月亮之圓,也表明其灑落花木扶疏中的寧寂。“圓月”是團圓的象征,值此桂影團團之良辰美景,正應是在花前月下、話昵情濃之情境,卻不得不 “瑤階獨自行”,其 “怕羞見”迷人月色的心情則可想可知了。“怕”是不敢見,“羞”是不愿見,這其中包蘊了風華不再、美人遲暮的繁雜意念。至此,一個孤寂無依者的心路歷程便伴著孑孑獨行的腳步和惹人羞恨的月色走到了終端。
這首小令含蓄蘊藉,委婉述情。以景物描寫暗傳人的意念、心理活動,有著很高的藝術性。
注釋
①鳷鵲樓: 漢代宮觀名。 ②芙蓉小苑: 即芙蓉園, 唐時稱南苑, 在長安西南。③金掌: 指漢武帝建章宮外以手掌捧盤承受甘露的銅仙人。④銀漢: 銀河。⑤霓裳: 霓裳羽衣曲,這里代指宮廷樂曲。
上一篇:《[中呂]·山坡羊》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商調]集賢賓》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