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送》原文與翻譯、賞析
何遜
客心已百念①,孤游重千里②。江暗雨欲來,浪白風初起。
【注釋】 ①客心: 異鄉作客的思想感情。②重: 更。
【詩大意】 我在異鄉作客,百感交集;何況孤身出游,更加上路途千里,情何以堪! 和朋友告別時,江邊天色陰暗,雨還沒有落,輕風起處,白浪翻滾,旅途多少艱辛。
【賞析】 何遜的《相送》是一首情思宛轉、精致耐讀的小詩。從詩題看,似乎是送別友人之詩,而從詩句的語氣和內容來品讀,乃是詩人贈別送者之詩。詩中的“客”,即詩人自己。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逼鹗走@兩句詩是抒情。詩人以平淡的語言把異鄉作客、孤身遠游的思想情感抒寫得委婉而有層次,使讀者如入愁思聯翩的境界之中。漂泊異鄉,愁思縈回,本是人之常情;然而,融常情于尋常詩句之中,寄妙悟于豐富聯想之內,卻不容易。這兩句尋常之詩好就好在筆觸所至,不見任何愁苦內容,卻感到愁思層層加深,有著豐富的想象余地。異鄉為客,孰不思親? 異鄉為客,孰不思鄉? 然而詩人何以“百念”俱至?除了思親思鄉,大概還有更多的愁思。只要略知詩人生活遭際,就不難想象出那些困繞于心的種種苦悶:少年才華出眾,而今浪跡天涯,一事無成;青年抱負不凡,也曾一度得意于仕途,不久即失意困頓,開始嘗到生活的艱辛;離鄉遠游希圖進取,而際遇難逢,壯志何日能酬? 此刻,詩人百感交集,自在情理之中。在此之上,詩人又加一層“孤游”;孤身再度出游,形影相吊,比起初游,倍覺凄楚。此次“孤游”加重了“百念”的分量,自然也在情理之中。詩人抒寫愁思至此,意猶未足,在“百念”、“孤游”之上,再加一層“旅途千里”:行程遙遠,辛苦備嘗,似乎已不在話下;而路途遙遙,離別之后何日與送行者在此重逢?此行千里,已有之“百念”是減是增?短短兩句詩,僅僅十個字,然而,所有這些愁思,自在情理之中,亦在讀者的想象之內。這就是“淺語俱深”,又可謂“情詞宛轉”。(沈德潛《古詩源》)
“江暗雨欲來,浪白風初起。”結尾這兩句詩是寫景。詩人以丹青之妙筆,將種種縈回于心頭的愁苦之情不露任何痕跡地注入于“江邊欲雨”的景色之中,又使讀者遐想聯翩。江邊,陰云含雨卻低回;江面,風乍起,層層白浪絮細語。詩人與朋友話別之處竟美如圖畫,使讀者從詩人創造的優美意境中又一次領略到詩歌藝術的魅力。這幅圖畫之所以美,完全是因為它已經吸足注入的愁苦之情。否則,單純寫景而不注入情思,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反之,單純抒情而不移情入景,也將枯如槁木,失去動人的力量。這兩句詩與起首兩句詩只有相互補充,才能相得益彰。
至于說到“風雨”的寓意,既然雨欲來而未來,風初起而未大起,自然不會預示著暴風驟雨頃刻將至,也就不會包含著詩人對人世間的險惡風波難以預測的深沉感慨。否則,臆測暴風驟雨將至寓有深意,不但破壞了結尾兩句詩所創造的優美意境,而且與“淺語俱深”的起首兩句詩無法協調成一整體。優秀的古代詩人抒寫愁思,善于把握感情,創造情景交融的意境而給人以美的享受。何遜這樣,后世的詩人崔顥、李白、張繼也是這樣。
細細品讀《相送》,抒情寫景,交相輝映,誠如前人所說:“何仲言詩經營匠心,惟取神會?!鍣C自引,天懷獨流,狀景必幽,吐情能盡。”(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
上一篇:《白頭吟》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相逢與離別》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