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慎行
溪女不畫眉,愛聽畫眉鳥。
夾岸一聲啼,曉山青未了。
康熙二十二年(1683),詩人自家鄉海寧赴江西,途經青溪(今浙江淳安縣),觸景生情,賦口號八首。這里選錄的是第三首。查慎行詩,素以白描見長。其口號小品,隨口吟成,即興之作,不事雕琢,更覺流暢。
首二句,為青溪女畫像,詩人并不特別注重以形寫神而只著意于寫聲情以傳神。“溪女不畫眉”,可見她不施脂粉,洗盡鉛華,顯得樸拙淡雅。但其本性“愛聽畫眉鳥”,天生麗質歌喉,宛若畫眉鳥,聲韻悠揚,婉轉動聽。畫眉二字,不避重復,同語回環,一前一后,從動詞轉向名詞,修辭上極盡轉品之妙,而且語意雙關,既寫鳥,又映射溪女的愛好與特長,聯想活潑自然,饒富民歌風味。
三、四句承上而轉,具體形容溪女的美妙歌聲。“夾岸一聲啼”,溪女浩歌長詠,一鳴驚人。旋律高昂,聲音嘹亮,婉轉動人。如果說,古代韓娥唱歌,余音繞梁,三日不絕。那么,溪女的歌聲,則余音裊裊,不絕如縷,徐徐擴散至兩岸山谷,伸向遠方。就像拂曉時山巒上的片片綠色顯得綿綿無盡那樣,給人以靜謐陰柔的審美享受。結句“曉山青未了”,作者化用杜詩《望岳》“齊魯青未了”句意,以曉山的巍峨瑰瑋烘托音樂的強大感染力,用視覺形象表現聽覺感受,通感手法可謂達到爐火純青的境地。
上一篇:朱彝尊《延平晚宿》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查慎行《大小米灘》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