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吟》原文與翻譯、賞析
皚如山上雪①,皎若云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今日斗酒會②,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③,溝水東西流④。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竹竿何裊裊⑤,魚尾何簁簁⑥。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注釋】 ①皚(ai挨):潔白。②斗:酒器。③躞蹀(xie die謝蝶):小步徘徊。④東西:偏義復詞,偏用東字。⑤裊裊(niao 鳥):形容釣竿柔長且隨風擺動。⑥簁簁(shi失):魚躍擺尾聲。
【詩大意】 潔白如山上雪,潔白如云間月。聽說你另有所愛,就像白如雪月那樣明明白白,所以只好與你斷絕關系。今天是最后一次飲酒聚會,明天早晨就要在溝邊分別。分手后我小步徘徊于御溝邊,凝望著東流的溝水,心里明白:過去相愛的幸福時光一去不復返了。悲傷呵,再添上悲傷,女兒出嫁本來不必啼哭。只要嫁給一心相愛的人,和他白頭偕老,就是幸福了。我嫁給一個二心人,怎不悲傷加悲傷呢。柔長的釣竿隨風擺動得多么有節奏,魚兒跳躍擺尾之聲又多么清晰。男子呵。應該珍重情義,怎么能看重金錢而負心呢!
【賞析】 《白頭吟》是一首樸實無華的健康民歌,它以棄婦的口吻訴說著自己的愛情與不幸,情思委婉而態度堅決,表現出可貴的反抗精神。
全詩十六句,四句一層。隨著詩的女主人公思想感情的層層展開,她的鐘情、倔強表現得愈來愈鮮明。
起首四句,用比興、對比的手法,在正面表現自己感情純潔、性格堅強的同時,譴責了 “有兩意” 男子的負義變心。“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二句既是以雪月起興,又是以雪月自比。一方是傾心相愛,其感情之純潔、心地之光明,如同雪月; 而另一方是三心二意,其感情之不專、心地之卑污,就不言而喻了。男子既有二心,女子是逆來順受,還是起來反抗?這個如雪月般純潔的女性沒有哭泣、哀求,而是毅然決然地和他斷絕關系。
然而,沉于愛情的女子怎能輕易甩得開?底下四句詩就真實而深刻地披露了她那復雜的內心活動,既然約好明早溝邊分手,為什么還要在今天舉辦這最后一次飲酒聚會呢?顯然,她情絲難割而有所期待。這樣寫,不表明她軟弱,恰恰顯示她愛之深切。分手后,她無言地徘徊于溝邊,凝望著東流的溝水,撫今追昔,思緒萬千。昔日的歡樂,多么令人眷戀不已;今后的凄楚,又多么叫人難以承受!詩人用動作和神態將這種復雜的思想感情表現得異常真切感人。
痛定思痛,從切身的感受中她開始認識到“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是多么不容易。在悲嘆自己不幸的同時,她推出這個古代婦女無限向往的理想境界,深化了全詩的思想意義。這里的“一心”與前面的“兩意”遙相對照,謳歌了純潔的愛情,鞭撻了齷齪的靈魂。
結尾四句,詩的女主人公再次打開自己的內心世界。既不能忘情于昔日之幸福相愛,又敢于義正辭嚴地譴責男子的負心。在中國古代民歌中,往往用釣魚比喻男女相愛,“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二句詩義含雙關:過去情投意合何等歡愛;一旦變心,過去對自己豈不是誘魚上鉤? 在中國古代社會里,男女相愛往往是“癡心女子負心漢”,“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二句詩道出男子變心的原因無非是為了金錢而不顧情義。
在中國封建社會里,男性為中心,女性受壓迫,像這樣的愛情悲劇是很有代表性的。《白頭吟》的杰出成就在于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忠于愛情、富于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
上一篇:《玉樓春》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相送》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