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汗》原文與翻譯、賞析
柯爾律治
(或一個夢境的片斷)
在大都,忽必烈曾下令
建造一座宏偉的逍遙宮:
圣河亞弗在那里流經①
深不可測的巖洞,
直瀉入不見陽光的大海中。
于是在方圓五英里肥沃的土地上,
圍造起一座座塔樓和宮墻:
這里有花園,彎彎溪水在園中閃耀,
千萬株樹木鮮花盛開,一片芬芳;
這里有森林,像山巒一樣古老,
攏著一塊塊青草地,灑滿陽光。
但是,呵! 那奇異的深壑在青山上
斜裂而下,橫過亭亭如蓋的雪松!
這荒莽的景象! 既神圣又如著了魔一樣,
就像一個婦人在殘月下哀哭彷徨,
等待她已成鬼魅的情人!
而在這深壑中沸騰著無休的騷動,
猶如大地在呼吸,急促而沉重,
一股泉水從壑中噴涌飛濺,
它急速的水流幾乎從不間斷;
水中巨石飛躍如落地濺起的冰雹,
或如打谷時連枷下飛揚的谷殼;
而在這跳蕩不停的亂石叢中,
亞弗圣河不息地迸涌。
它在這五里方圓中蜿蜒迷離,
流經峽谷,穿過森林,
最后流到這深不可測的巖洞,
在喧囂中沉入沒有生命的海底;
而忽必烈從喧囂中遙遙聽見
他祖先的聲音——戰爭的預言!
那消遙宮的倒影
似漂在河波中心;
在那里隱約可聞
泉水和巖洞的樂音。
這真是個奇跡,稀有的創造,
艷陽朗照的宮殿卻有冰雪的洞窖!
有一次我在夢幻中看見
一個拿著德西馬琴的姑娘:
她是一個阿比西尼亞少女②,
她在琴上彈奏著樂曲,
并把阿波拉山歌唱。
倘若我能在自己心里,
使她的音樂再生,
我將感到多么狂喜,
我將以悠揚的樂聲,
使那座宮殿在空中重現,
那陽光燦爛的宮殿! 那冰雪的洞窖!
所有聽到樂聲的人都能看見;
他們將呼喊: 當心! 當心!
他長發飄舞,目光閃閃!
你在他周圍繞行三圈③,
你懷著神圣的恐懼閉上雙眼,
因為他吃的是甘露蜜糖,
還飲過天堂的仙乳瓊漿。
(顧子欣 譯)
【注釋】 ①圣河亞弗:詩人想象中的一條河。 ②阿比西尼亞:今稱埃塞俄比亞, 位于非洲東部。 ③古代迷信, 繞行三圈即可避邪。
【賞析】 據詩人自述,1797年他因病閑居,一天,當他在閱讀一篇關于忽必烈下令建造宮殿和御花園的游記時沉沉睡去,夢中寫成一首二三百行的長詩,醒來時趕緊追記下來,但因有客來訪而中斷記憶,結果只留下這五十四行的片斷。柯爾律治詩歌創作的最大特色就是追求夢幻效果。這首詩取材于東方傳奇式的帝王故事,又是借夢的形式寫成,就更有利于詩人創造出這種效果。
詩人并不曾親見逍遙宮,詩人一生的創作也正是這樣:他描述的更多的是他想象出來的而不是他親眼看到的事物。這個夢境的片斷再一次顯示了詩人豐富的想象力。他想象著這座逍遙宮山清水秀,鮮花盛開,森林像山巒一樣古老;他想象著奇異的深壑斜裂而下,“橫過亭亭如蓋的雪松”,深壑中有泉水噴涌,巨石飛躍;他想象著亞弗圣河蜿蜒流轉,流經深不可測的巖洞,沉入沒有生命的海底……這樣一種景象哪是人工所能建造得出來的?這小小的逍遙宮已匯聚了大自然世界的全部神奇與壯麗。它清秀瑰麗,在艷陽朗照下芬芳迷人,它像一個婦人在殘月下的哀哭,忽必烈卻從喧囂中遙遙聽見他祖先的聲音;陽光燦爛的宮殿中又有冰雪的洞窖……這樣一個汗漫縹緲、充滿力量與柔情的幻境,即令只在想象中存在,也足以讓人感到審美的愉快。
詩人又想起了一個彈琴的少女。那美妙的音樂如果能再現,那樂聲如果能使宮殿在空中重現,又該會怎樣的令詩人狂喜啊!詩人整個的心靈都在追尋那神奇的美,而當詩人的靈感被引發出來時,他就如神靈附體,“長發飄舞,目光閃閃”,像是吃了甘露蜜糖,飲過天堂的仙乳瓊漿。詩人是在自我陶醉,但當詩人把他想象出來的、自然界中絕無僅有的景象展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不也似飲了仙乳瓊漿般陶醉于那神奇的美之中嗎?
詩人始終是把景與聲融匯在一起來描寫的,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樣,聲音已成了構成這個神奇之境的重要因素。婦人的哀哭,深壑中的騷動,河流的奔泄,隱約可聞的泉水和巖洞的樂音,以及少女彈奏的琴聲,各種聲音匯織成一曲雄渾的交響樂,為那空靈之境更添一種神秘氣氛,使人們回味無窮。
這首詩文字上的音樂感是詩評家們所津津樂道的。用詞的精巧,音韻的和諧,節奏的變化有致,以及詩境的異國情調,都加強了詩的魅力。
上一篇:《心響》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悼亡詩(其一)》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