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河曲》原文與翻譯、賞析
朱子奇
水聲由遠而近: 嘩啦嘩啦……
黃的水,青的山,
延河兩岸是革命者的家。
延水穿過了多少山,
延水轉過了多少彎。
呀嗬咯嗬咳!
泥沙落在后面了呵,
滔滔河水永向前,永向前。
黃的水,青的山,
延河兩岸是永恒的春天。
河邊生青草,
草上開紅花。
呀嗬咯嗬咳
我們歌唱生活和理想呵,
我們成長在延河邊,延河邊。
黃的水,青的山,
延河兩岸是光明的樂園。
太陽從這里升起,
陽光普照著四方。
呀嗬咯嗬咳!
為了勝利的今天和明天呵!
我們獻出生命和力量,和力量。
黃的水,青的山,
延河兩岸是革命的搖籃。
延河洗刷污泥,
戰士鍛煉成鋼。
呀嗬咯嗬咳!
我們永遠熱愛你,屬于你呵,
我們生命的母親——延安,延安!
黃的水,青的山,
延河兩岸是真理的源泉。
延水奔向那大海,
大海大洋緊相聯。
呀嗬咯嗬咳!
理想之花開遍天涯呵,
五洲四海贊頌延安,頌延安。
水聲由近而遠: 嘩啦嘩啦……
【賞析】 朱子奇初到延安時,正是一個風華正茂的熱血青年。當時的延安,作為抗擊日寇、爭取民族解放的總部,作為正義和光明的化身,它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籠罩著一層圣潔而美麗的光環。因此,在當時解放區整個高昂激進的文學主旋律中,謳歌延安便成了其中一組豪情奔放、意味深長的樂章。就像其他渴望報效祖國而奔赴延安的年青人一樣,一踏上延安的土地,朱子奇便深深地被那種一切都是火紅的,一切都是活躍躍的斗爭生活所吸引,所激動,情不自禁地,他也敞開了喉嚨,唱出了他稚嫩的,但卻異常真誠的延安禮贊曲。
《延河曲》 的開首,詩人便緩緩地為我們拉開了序幕: 隨著那由遠而近、初隱后顯的流水聲,我們仿佛看到了那條蜿蜒美麗的延河,看到了一個小戰士,高卷褲腿,兩手叉腰,正立在延河邊上縱情放歌:“黃的水,青的山,延河兩岸是革命者的家。延河穿過了多少山,延水轉過了多少彎,呀嗬咯嗬咳!”盡管河水并不蔚藍清澈, 但那滔滔滾滾的水流卻蕩起了小詩人心中無限親切和溫馨的感情。外面的世界血雨腥風,黑暗腐朽,而這里卻充滿和煦的陽光,“河邊生青草,草上開紅花”,在詩人眼里,這是一個十分美麗的芳甸,是一個令人神往的光明的樂園,在這里,春天是永恒的。正是這條多情溫婉的延河,哺育著年青詩人的成長,詩人怎不滿心欣喜,滿懷深情,滿懷感激呢?“為了勝利的今天和明天呵”,詩人急于向延河傾訴的是一腔忠誠,“我們獻出生命和力量”。在延河邊,沒有個人的得失悲嘆,也不再吟誦風花雪月,人們接受的是血與火的戰斗洗禮,大家都自覺地洗刷著自己的靈魂,一切卑微的、污濁的思想沒有了立足之地,盡管大浪淘沙,披沙揀金的過程是痛苦艱辛的,但詩人明白,正是延河母親,給予了他們煥然一新的生命,正是延安這個革命搖籃,養育了眾多鐵骨錚錚的戰士,這種“生養”之恩,又怎能叫人忘得了?“我們永遠熱愛你,屬于你呵,我們生命的母親——延安,延安!”詩人認為,延安非但是新中國的希望所在,也是世界大同的所在,因此,當他獨自縱情歌唱的時候,仿佛覺得,“五洲四海” 也在齊聲唱著延安的頌歌……
這一首詩,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不是詩而是歌,是一首古樸深情的民歌。詩中除直接運用 “呀嗬咯嗬咳”的民歌歌詞句式外,每段詩的末句還采取了復疊形成,這樣,讀起來瑯瑯上口,譜上曲,唱起來也明朗流暢。同當時解放區文學那種主體風格相一致,詩中所體現的是樸素、平易、明晰的特點,講究民族化、口語化而不追求雅致、虛飾。在構思上,不以奇特巧麗取勝,而以自然周到見長。詩篇的開首有一引子:“水聲由遠而近,嘩啦嘩啦……”,一下子便渲染了一種特殊的氣氛,把讀者引入充滿動感的世界,隨后,六個比喻展開了六幅多彩的畫面,又使讀者能徜徉其中,細細品味,這樣,聲與色交融,動與靜交替,給人以一種主體的、豐滿的感受。詩歌共分六段,每段首句相同,每段格式一致,這種形式上的照應,便構成了一種回環美和韻律美,有效地表現了感情上的深厚綿長。最后,以“水聲由近而遠,嘩啦嘩啦……”收束全詩,巧妙地應和了上文,使之產生了聲不絕乎讀者之耳而詩情縈繞人心的效果。
上一篇:《希臘古甕頌》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心響》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