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邶風·靜女》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①愛而不見,搔首踟躕。②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③彤管有煒,說懌女美!④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⑤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⑥
【注釋】 ①靜女:嫻雅的女子。②愛而:隱蔽的樣子。③彤管:紅色管狀的草。④煒:光澤。說:同“悅”。說懌(yi 亦),喜愛。⑤牧:野外,牧場。歸,贈送。荑(ti 題):細嫩的茅草。洵:實在,誠然。⑥女:同“汝”,在此指荑。
【譯文】 嫻靜的女子你多漂亮,等候我在城角上。躲躲閃閃不露頭,害我搔頭又彷徨。嫻靜的女子你多漂亮,贈給我一支紅管草。紅管草這般彤彤紅,讓我更愛美麗的你。野外的嫩草是你采,嫩草實在美又奇。不是草兒美又奇,只因是美人你贈來。
【集評】 《毛詩序》:“《靜女》,刺時也。衛君無道,夫人無德。”(《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卷八)
唐·孔穎達:“道德一也;異其文耳?!督洝啡陆允顷愳o女之美,欲以易今夫人也。庶輔贊于君,使之有道也。此直思得靜女以易夫人,非謂陳古也。故《經》云‘俟我’,‘貽我’,皆非陳古之辭也?!?《毛詩正義》卷八)
宋·王質:“當是其夫出外為役,婦人思而候之。此是其夫辭。夫自牧而歸,女隅城而候,當是官役稍苛,牧夫遲歸。婦人思君子之深,出門亦非獲已,然猶不敢遠至城之外,而潛處城之隈,足見其靜也。”(《詩總聞》卷五)
宋·張戒:“《國風》云:‘愛而不見,搔首踟躕’……其詞婉,其意微,不迫不露,此其所以可貴也。”(《歲寒堂詩話》卷上)
明·王世貞:“‘愛而不見,搔首踟躕?!娭加袠O含蓄者、隱惻者、緊切者;法有極婉曲者、清暢者、峻潔者、奇詭者、玄妙者?!厄}》賦古選樂府歌行,千變萬化,不能出其境界?!?《藝苑卮言》卷二)
今·陳子展:“《靜女》,詩人熱愛衛宮女史之作。詩義自明,讀者或不察。靜女而貽我彤管以為信物,已明其為女史所愛?!`制時代,彤管為女史載事記過之筆,非凡女所有。此詩人為女史所愛,雖或卑微,亦當屬于士之一階層,統治階級之底層?!?《詩經直解》,復旦大學出版社,1983年版)
【總案】 這首詩向來為人稱道的,是那句“愛而不見,搔首踟躕”,其實,整首詩都寫得十分動情,撩人心弦。全首只有十二句五十個漢字,卻將青年男女私下幽會時的那種可愛與活潑、焦急與憨拙寫得繪聲繪色,逼真動人。其構思的精巧和語言的簡練,自然是成功的重要因素,然而更重要的是,詩人十分內行地捕捉住幽會時最富有詩意的特定場面、時刻與人物“愛屋及烏”的特定心理,正因為抓住了這一重要的表達內容,詩人的表達技巧才出色地發揮了作用,使得這首詩顯得如此美不勝收,即使今人也不得不為之嘆服。
上一篇:漢詩《古詩一首·青青陵中草》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雅·小雅·甫田之什·頍弁》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