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宋代劇曲·元代雜劇·鄭光祖《迷青瑣倩女離魂》原文與翻譯、賞析
【越調·斗鵪鶉】 人去陽臺,云歸楚峽。不爭他江渚停舟,幾時得門庭過馬?悄悄冥冥,瀟瀟灑灑。我這里踏岸沙,步月華; 我覷這萬水千山,都只在一時半霎。
【紫花兒序】 想倩女心間離恨,趕王生柳外蘭舟,似盼張騫天上浮槎。汗溶溶瓊珠瑩臉,亂松松云髻堆鴉,走的我筋力疲乏。你莫不夜泊秦淮賣酒家?向斷橋西下,疏剌剌秋水菰蒲,冷清清明月蘆花。
【小桃紅】 我驀聽得馬嘶人語鬧喧嘩,掩映在垂楊下,唬的我心頭丕丕那驚怕,原來是響珰珰鳴榔板捕魚蝦。我這里順西風悄悄聽沉罷,趁著這厭厭露華,對著這澄澄月下,驚的那呀呀呀寒雁起平沙。
【調笑令】 向沙堤款踏,莎草帶霜滑;掠濕湘裙翡翠紗,抵多少蒼苔露冷凌波襪。看江上晚來堪畫,玩冰壺瀲滟天上下,似一片碧玉無瑕。
【禿廝兒】 你覷遠浦孤鶩落霞,枯藤老樹昏鴉; 聽長笛一聲何處發(fā),歌欸乃,櫓咿啞。
【圣藥王】 近蓼洼,纜釣槎,有折蒲衰柳老蒹葭; 傍水凹,折藕芽,見煙籠寒水月籠沙,茅舍兩三家。
《倩女離魂》 第二折寫王文舉走后,深切的愛使倩女思念成疾,她的魂魄脫離軀體趕上王文舉一同進京。因至情而魂離軀體,是新奇而大膽的情節(jié),使倩女的形象具有了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這里所選的六支曲子是倩女離魂追趕王生時的唱詞。文詞以抒情見長,既有倩女離魂追趕王生的急切神態(tài)的傳神描寫,也有倩女離魂擔驚受怕心理的細膩刻劃,還有蕭疏清朗的江上夜色的精彩鋪敘,文情并茂,情景交融,歷來為人所激賞。
【越調·斗鵪鶉】 和 【紫花兒序】兩支曲寫倩女離魂一路追趕王生的情景。作者緊緊扣住 “魂” 的特點來寫。一方面,離魂有不同于閨閣中的倩女的動作和神態(tài)。她脫離了軀殼,也脫離了很多束縛。她可以 “悄悄冥冥,瀟瀟灑灑”,可以輕快地孤身在月夜江邊追趕情人。這都是現(xiàn)實中的倩女很難做到的。而以離魂月夜趕王生,加強了倩女對愛情的渴望和勇敢追求。另一方面,倩女離魂又具有閨閣中倩女的感受和心情。離魂經過長途跋涉后也汗流滿面、發(fā)髻松亂、筋力疲乏。而不見王文舉的蹤跡,產生的疑問和擔憂也是倩女的心態(tài)。可以說作者賦予魂更多外在的特質,而內心依舊是倩女。【紫花兒序】 最后描寫了秋夜景色,冷清清的月光灑在蘆花、菰蒲、斷橋、秋水上,凄迷蕭疏。
【小桃花】、【調笑令】、【禿廝兒】、【圣藥王】 四支曲,作者通過對江邊環(huán)境氣氛的描寫來襯托倩女離魂的心境,有驚恐,有悲涼,也有凄苦。曲子通過離魂由遠而近所聽所見,創(chuàng)造出一個清雅迷濛的月夜秋江圖。【小桃紅】 曲寫離魂聽見“馬嘶人語鬧喧嘩”,嚇得她心撲撲跳,趕緊躲到垂楊下。這就把倩女離魂離家私奔怕家人追趕的擔驚受怕的心情和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神態(tài)描繪得惟妙惟肖。她趁著濃濃的露、澄澄的月趕路,驚起宿雁,也讓人聯(lián)想到她其實也是驚弓之鳥。【調笑令】 曲將倩女離魂沿沙堤踏草蹚露的辛苦,與如畫的秋江融合來寫,以水天一色、清澄如玉的江景來襯托離魂的孤寂。【禿廝兒】化用前人詩句寫蕭瑟的秋景,巧妙又不見堆砌痕跡。【圣藥王】寫江邊的夜景,“折蒲衰柳老蒹葭”,迷濛、凄清、幽靜、淡遠。作者以四支曲子的環(huán)境氣氛來描寫離魂在月夜江邊追趕情人的心境,是一步步深入,一層層剝離的。由遠而近,從不同角度去感受,不斷加強一詠三嘆的效果。而每一步、每一層與整個的意境又是一致的。
上一篇:《迷青瑣倩女離魂》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邯鄲夢·生寤》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