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洲曲》原文與翻譯、賞析
憶梅下西洲①,折梅寄江北。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②。西洲在何處? 兩槳橋頭渡。日暮伯勞飛③,風吹烏臼樹④。
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⑤,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
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⑥。樓高望不見,盡日欄干頭。
欄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注釋】 ①下: 落。西洲: 是與本詩男女主人公愛情生活相關的一個地方。②鴉雛色:像小烏鴉的顏色一樣,烏黑發亮。③伯勞:鳥名,仲夏開始鳴叫。④烏臼樹: 落葉喬木,夏季開花。⑤翠鈿 (dian店):用翠玉鑲嵌的首飾。⑥青樓:用青色涂飾的樓,古代女子居處的通稱。
【詩大意】 想起西洲梅花快要凋謝,折一枝梅花寄給江北情人。身穿杏紅色的單衫,雙鬢油黑發亮。
西洲地在哪里?從橋頭渡口劃船前去。傍晚方才歸來,伯勞高飛,風敲烏臼。
烏臼樹就在門前,打扮停當向外張望,情人仍未歸返,只好去采紅蓮。
在秋日的南塘采蓮,蓮株高過人頭。低頭撫弄蓮子,蓮子青青似水。
把蓮子捧在懷中,愛憐之心似火。空懷相思情人不至,仰頭凝望天上飛雁。
飛雁不傳信來,徒自落滿西洲,為望情人走上樓頭。青樓雖高仍不得見,長天盡日倚欄游蕩。
欄干曲曲折折,雙手潔白如玉。卷起簾幔,只有高天廣水相映搖漾。
江水遼闊難越,空有夢魂縈繞。兩地懸隔同受相思煎熬。南風如知我意,就將夢吹到西洲,在那里做一次夢里相逢。
【賞析】 本篇《樂府詩集》編入《雜曲歌辭》,稱為古辭,是南朝民歌中少見的一首長篇抒情民歌。其中有些詞語顯得工巧,可能經過文人的潤色。詩的中心是抒寫一個女子對外出情人的相思。由于藝術構思和表現手法的別致,寫得意境迷離,聲情搖曳,蕩人情思,所以陳祚明稱它是“言情之絕唱” ( 《采菽堂古詩選》)。
詩每四句為一節,一層層展示相思情懷的描寫。開篇四句寫折梅寄遠。篇名為《西洲曲》,篇中也貫串西洲。如開端的“憶梅下西洲”,篇中的“西洲在何處”、“鴻飛滿西洲”,篇末的“吹夢到西洲”。西洲是與女主人公愛情生活密切相關的地方,大約就是在這里與情人發展了愛情關系的。西洲上的梅樹尤有特殊的意義,說不定就是在梅樹下與情人定情的。所以當她想到西洲梅花已開始凋謝,便折一枝梅花寄給羈留江北的情人,寄托自己的相思,折梅寄遠的舉動,使感情的抒發深沉蘊藉。寄梅的是什么人呢?用后二句補敘出主人公是一個妙齡女子。對于她只從穿著、發色上落筆,杏紅單衫,油黑鬢發,讓人們去想象她的美麗,用筆亦含蓄而富有暗示力量。從這四句看,梅花已謝,人著春裝,當是冬末春初季節。
“西洲在何處”四句寫舊地重游。由于西洲留給女主人公許多難忘的記憶,當情人不能歸來時,她便從橋頭渡口登舟,劃船到西洲去獨游舊處,回味咀嚼往事的甘美。大約留戀難返,直到日暮黃昏方才歸來。伯勞仲夏始鳴,烏臼亦夏季開花,后兩句落到伯勞、烏臼,既表明季節推移到仲夏,又點明主人的居處,以便過渡到下節。
“樹下即門前”四句寫門邊待郎。女主人公的家即在烏臼樹下。她時刻盼望情人歸來,推開院門張望,走出大門遙觀,始終不見情人身影,只好去采紅蓮。一股百無聊賴的心緒,直撲紙面?!凹t蓮”即荷花,荷花盛開已是深夏季節。結末落到采紅蓮,既點明時令,又開啟了下文的具體采蓮描寫。
“采蓮南塘秋”四句以采摘蓮子的活動細膩抒情?!安缮彙敝覆缮徸?,下句的 “蓮花”統稱蓮株,故說它高過人頭?!吧彙奔戎笇嶋H的蓮,又用雙關語義諧“憐”?!吧徸印币嗉?“憐子”,寓 “愛你”之意。所以女主人公對蓮子表現出分外愛憐之情。她低頭撫玩,又盛夸其青純似水,可謂一往情深。蓮子可采,時令已到秋季了。
“置蓮懷袖中”四句由懷蓮轉至望雁傳書?!吧徯膹氐准t”是用雙關諧音“憐心”即愛戀之心像火一樣熱烈。古有鴻雁傳書的故事。長年思念,郎終不歸,秋來大雁南飛,不禁把目光轉向大雁,也許它能帶來一封江北情人的書信吧? 鴻雁南飛,已是深秋季節了。
“鴻飛滿西洲”四句寫登樓望郎。鴻雁沒有帶來書信,空空飛過,落腳到西洲上。于是女主人公登上青樓,憑高遠眺。青樓雖高,仍然望不到江北,不過整天在欄干之側徒自徘徊罷了。一片癡情彌漫于字里行間。
“欄干十二曲”以下八句都是就登樓遠眺生發。前四句寫失望惆悵情緒。“欄干十二曲”二句大有十二曲欄干倚遍之味,哪一曲欄干上沒有玉手撫扶的痕跡呢? 可是入目的無非高天廣水?!熬砗熖熳愿摺倍洌瑹o限悵惘盡寓景語之中。由于江面遼闊,南人常有以海稱江的。“搖空綠”三字極妙。天倒影于江中,又江天相連而上下一色,江濤起伏,好似青天也在隨波蕩漾。后四句寫一心的希冀?!坝朴啤彪p接海水與夢。海水悠悠,指江水遙隔,夢悠悠,指夢思不已,故下句說兩地同愁,從而生出末兩句的祝禱:南風如知我意,就將夢吹到西洲,在那里與情人做一次夢中同游。結得余味悠然。
這首詩中心是寫閨人相思,但不取直抒胸臆的筆法,而是通過主人公一系列相思行動表現出來,把相思生活情態化了,因此畫面豐富多采,情景動人,表情蘊藉含蓄,委婉纏綿。此其一。詩中所寫的相思并非一時一緒,實際是四季相思。雖寫長年相思,卻又不采取四季調一類格式,分明區劃季節,重沓推進,而只是點染一些富有季節特征性的事物,潛移暗轉,灑脫自然,增無限風情。此其二。詩中雜采一年中的相思情事,先后情事之間并沒有緊密的自然的聯系,而且往往有季節的跳躍,全是靠使用頂真格和勾句法連結成篇。所謂頂真格即上句句尾之字與下句句首之字相同,如 “風吹烏臼樹。樹下即門前”。所謂勾句法,即兩句相接的地方用同類事物的詞語,如“盡日欄干頭。欄干十二曲”。用這些修辭方法結構篇章,似斷似連,意脈活脫,暗運隱呈情事的過脈,有一種迷離之美。此其三。第四,音韻流美。除了大量使用頂真格與勾句法增加了音節的流宕之外,全詩又平仄韻腳相間,換韻處亦即意脈轉換處,使得全詩抑揚起伏,音韻鏗鏘。所以后來有人專門模擬此詩的音調作詩。
上一篇:《行行重行行》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西風頌》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