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當《滇曲》清、近代山水詩鑒賞
擔當
道入滇南迥不同,一年天氣半西風。
杜鵑聲里春猶淺,吹遍人家落葉紅。
云南的天時物候,大抵四季如春。但隨著詩人閱歷心態的不同,觀感未必都一樣。擔當這位詩僧,大概“禪心已作沾泥絮”,所以筆下的滇南,即使是春,也約略如秋?!兜崆烦龅?,正是這樣一種感受。
開首一句“道入滇南迥不同”,交代出這位釋氏弟子云游行蹤已到滇南,并開門見山地道出自己的印象: 滇南道中的風光與別處迥然有異。不同之處在哪里?“一年天氣半西風”。所謂“半西風”,并非真的一年有半載刮西風。詩僧所說的“西風”,指的是近似秋涼的天氣。滇南的春溫跟秋肅差不多,即柳宗元詩所謂“春半如秋意轉迷” (《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的意思。心境溫馨的世人,感到四季如春; 意態蕭然的釋子,覺得一年之間半是秋涼,如此而已。但寫成“半西風”,就頗覺出人意表,道出別人所不曾通過的新鮮感受。這也許就是擔當能以詩名世的原因之一。
“杜鵑聲里春猶淺”,詩僧巧妙地騰挪他的筆鋒,交代出眼前的節令分明是春天,跟上句的“西風”形成對立。既是春天,怎么還有西風?這正是滇南與別的地方“迥不同”之處。另一層意思,在于“淺”字。正因為云貴高原物候較遲,因此盡管鵑聲漸老,春猶不深,帶著些料峭寒意,所以有“半西風”之感。承接著這番感受,詩僧唱出最后一句: “吹遍人家落葉紅”。所謂“吹”,說的是滇南的春風。由于具有“半西風”的性質,所以這乍暖還寒的春風不吹花開,偏吹葉落,吹得家家戶戶艷紅的老葉紛紛落下。這又是滇南與別處“迥不同”的一個特色。別處是“春城無處不飛花”,是“亂花漸欲迷人眼”,是“黃四娘家花滿蹊”,滇南卻只是“芳林新葉催陳葉”,為綻發新花作準備。這里的春光,確是異乎尋常的。
這首七絕,表面看來恬淡蕭颯,因為它畢竟是出家人的吟詠。但它雖寫及鵑聲落葉,格調并不卑弱。它寫的不是懷春少女眼中“遍青山啼紅了杜鵑”的奈何天,也不是遷客騷人筆底“杜鵑聲里斜陽暮”的遲暮愁緒。它從出家人超然物外的角度看滇南山水,滇南道中的春光經他略作剪裁,就顯得如此清新別致,冷雋脫俗,而又意趣盎然。
上一篇:彭始奮《滇南》清、近代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楊慎《滇海曲二首》明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