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篇》原文與翻譯、賞析
曹植
美女妖且閑①,采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葉落何翩翩!攘袖見素手②,皓腕約金環(huán)③。頭上金爵釵④,腰佩翠瑯玕⑤。明珠交玉體⑥,珊瑚間木難⑦。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還⑧。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⑨。行徒用息駕⑩,休者以忘餐。借問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樓臨大路(11),高門結重關(12)。容華耀朝日,誰不希令顏(13)?媒氏何所營(14)?玉帛不時安(15)。佳人慕高義,求賢良獨難。眾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觀。盛年處房室,中夜起長嘆。
【注釋】 ①妖:艷麗。閑: 同“嫻”,嫻雅。②攘袖:捋起袖子。③約: 束。④金爵釵: 一端作雀形的金釵。⑤瑯玕: 一種似玉的石。⑥交: 絡。⑦間: 隔。木難: 一種綠色寶珠。⑧還 (xuan旋): 通“旋”,轉。⑨嘯:蹙口出聲,吹口哨。⑩行徒:行路的人。息駕:停車。(11)青樓:飾以青漆之樓,指顯貴之家,與后代以青樓代指妓院不同。(12)重關: 兩道閉門的橫木。(13)希令顏:慕其美貌。令,善。(14)營:營媒。(15)玉帛: 指珪璋和束帛,古人作聘禮用。安: 定。
【詩大意】美女容貌艷麗,神情閑雅,在路旁采桑。柔嫩的枝條紛紛搖動,采下的桑葉翩翩飛下。她捋起袖子,露出雪白的手,金鐲戴在潔白的手腕上。她頭插金雀釵,腰佩翠色瑯玕石,身上絡佩明珠,其間點綴著珊瑚與木難。她的羅衣輕盈,衣襟隨風飄旋。她的目光有神采,長嘯一聲,吐氣如香蘭。行路的人因觀看美女而停車不走,休息的人也因看得著迷而忘了吃飯。若問這位美女的住處,就在城的南端。她家地位高貴,高樓臨街立,大門更森嚴。她的容貌如此之美,有誰能不羨慕?可不知媒人在忙什么,為什么她還不及時行聘定婚?原來美女敬慕品德高尚之士,卻難于找到賢良之人。眾人不理解她的胸懷,只會橫加責難。美女正當青春盛年卻獨處深閨,夜無法入睡,感慨長嘆。
【賞析】 《美女篇》是一首新題樂府詩。從詩的立意上來說,它繼承了《楚辭》以來以美人遲暮比喻高人賢士懷才不遇的詩歌傳統(tǒng),通過美女盛年不嫁而受冷落的遭遇來抒發(fā)作者自己抱負不得施展的胸襟。這首詩當屬于曹植后期的代表作。從曹丕即位到曹叡當政,曹植屢受猜忌、排斥,不得參予政事,但他又總是懷著 “閑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的抱負,一再要求自試都未能得到允許,他的心情一直處于憤激、抑郁、矛盾之中,《美女篇》就表現了他的這種復雜心情。
這首詩在藝術上明顯受到漢樂府《陌上桑》的影響,但在具體描寫上又比 《陌上桑》 更細膩傳神,更注重言外之意的表現。“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開頭兩句是對美女容貌、活動場所的總的描寫。妖,形容她艷麗的姿色;閑,形容她高雅的風度。下面“柔條紛冉冉”兩句緊承采桑而來,明為寫物,其實卻是以物襯人,描寫美女采桑的動作。這兩句想象生動,富于暗示性,淡淡幾筆,便把美女采桑的優(yōu)美姿態(tài)寫得如在目前。
“攘袖見素手”以下十二句,是以濃墨重彩的局部特寫具體刻畫美女的容貌服飾,渲染她的風韻神采。這幾句和《陌上桑》的寫法很相似,都是從美女的服飾之盛上下筆。但《陌上桑》寫“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多屬靜態(tài)描摹,且筆法缺乏變化,而曹植則注重畫面色彩的搭配、人物神情的勾畫和動態(tài)的描寫,極力描繪出一個神采飛揚、婀娜多姿的美女形象來。如 “素手”、“皓腕”、“金環(huán)”、“金爵釵”、“翠瑯玕”、“明珠”、“珊瑚”、“木難”等描寫,色彩斑斕,炫人眼目,顯示了美女的美麗高貴;而 “攘袖”、“見”、“約”、“佩”、“交”、“間”等動詞的穿插,則化靜為動;特別用 “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還” 寫服飾,用字生動優(yōu)美,使人透過這隨風飄飄的羅衣仿佛可以看到美女步履輕盈、身影翩翩的樣子。對美女情態(tài)神采的描寫,著墨不多,也能呼之欲出。
至此,美女形象之美已寫得筆酣墨飽,故下面“借問”四句便轉換了角度,從美女的身分地位上再作波瀾。“借問女安居,乃在城南端”,是借民歌常用的問答方式作為過渡,引出下文來。青樓、高門、重關都指顯貴人家所居之地,這就是說美女并非出身寒門,而是居住在高樓深閨的顯貴之家。這里特意點明美女的身分地位,當不單純?yōu)榱送怀銎涿琅c貴,更是為下文蓄勢,埋下伏筆。
“容華耀朝日”四句,在全詩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上面已極力渲染了美女之美、身份之高,在她那燦若朝陽的容華面前,誰能不動愛慕之情呢!可是,現實卻那么無情:如此一位美女竟沒有良媒前來及時行聘定婚。“媒氏何所營?玉帛不相安?”兩個問句,尖銳地揭示了無人求婚的反常現象,字句中蘊含著強烈的不平之氣,顯然是為詩人自己懷才不遇的遭遇一吐郁悶。
但接下六句,卻不從對媒氏的怪怨上繼續(xù)生發(fā),而是換了一副筆墨,從正面表現美女的高雅脫俗,卓爾不群,說明美女盛年不嫁,并非她落落寡合,而是她“慕高義”、“求賢”難,她的理想不能實現。這就從美女具有的內在美德上進一步表現美女形象,使內在美與外在美相互勾通、匯合,同時也使美女形象得到升華,顯示了作者對崇高美的追求。
美女形象,實際上凝聚了作者全部美好的人生理想,而這種美卻偏偏注定要被毀滅,注定不能為社會所容,這怎能不使她“盛年處房室,中夜起長嘆”呢! 這個結尾有強烈的悲劇效果,它寫出了美女與社會的沖突,理想與現實的對立,寫出現實的不合理與不得不中夜長嘆的慨然,筆觸凝練,一唱三嘆,意猶未盡。
這首詩全用比興、象征、寄托的手法,明寫美女,實寫詩人自己,卻又寫得不露痕跡,姿態(tài)天然,含蓄雋永。正如葉燮《原詩》所說:“《美女篇》意致幽緲,含蓄雋永,音節(jié)韻度皆有天然姿態(tài),層層搖曳而出,使人不可仿佛端倪,固是空千古絕作。”
上一篇:《罪惡的黑手》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羽林郎》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