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原文與翻譯、賞析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①,今夕是何年②。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③,高處不勝寒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⑤。
【注釋】 ①闕:皇宮門前兩旁的樓觀。②今夕是何年:出自托名牛僧孺所作的唐人傳奇《周秦行記》。其中有詩云:“香風引到大羅天,月地云階拜洞仙。共道人間惆悵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③瓊樓玉宇:指月中宮殿。《大業拾遺記》:“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問:‘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隨我觀之。’俄見月規半天,瓊樓玉宇爛然。” ④不勝(sheng生)寒:禁受不住寒冷。《龍城錄》載唐玄宗游月宮,見一大宮府,榜曰 “廣寒清虛之府”。故后人稱月宮為廣寒宮。⑤嬋(chan蟬) 娟: 美好貌。這里指月亮。許渾 《懷江南同志》詩: “唯應洞庭月,萬里共嬋娟。”
【詞大意】 明月從何時開始出現?我端起酒杯仰問青天。不知天上的宮殿,今晚是一個什么日子。我想駕著長風飛向月宮,又擔心住在高聳云間、用美玉筑成的樓閣里,禁受不住那兒的奇寒。我在月光下和自己的身影一道起舞、嬉戲,月宮清冷、孤寂,那里比得上這溫暖的人間!
月光轉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射進雕花的窗戶,照到失眠人的床前。明月呵,您該不會有什么怨恨,為什么老是在人們分離的時候又亮又圓?人間有悲歡離合,月亮有陰晴圓缺,這些事情從古到今都是如此,難得十美十全。但愿人們健康平安,即使遠隔千里,也能共同觀賞這輪美好、皎潔的明月。
【賞析】 從詞前小序中,可知此詞作于神宗熙寧九年(1076)中秋節。由于蘇軾兄弟對新法有些不同看法,因此,他被外放為密州 (今山東諸城)太守,而弟弟蘇轍(子由) 則在濟南。當中秋飲酒賞月之際,詩人有感自己所處的逆境,思念起分別七年的弟弟,即景抒情,成此千古名篇。
上片因月而產生奇想,抒發政治失意的困惑。首四句寫作者把酒問月的豪興,與小序中的 “中秋”、“歡飲”、“大醉”照應,富有浪漫色彩。前兩句從李白 《對月飲酒》“青天有月來幾時? 我今停杯一問之”脫胎變化而來,又受到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啟發,給人以奇思妙語,突兀驚人之感; 后兩句縮用唐傳奇《周秦行記》中的詩句,引出乘風歸去的奇想。次三句緊承上層意思,運用神話傳說,表面上寫作者想乘風上天又擔心月宮太冷的內心活動,實際上是出世與入世的矛盾在作者思想上激烈斗爭的反映。最后兩句通過“何似”與“我欲” 的照應,解決了前面提出的思想矛盾,從幻想回到了現實,表現了作者對人間的熱愛。上片至此以入世思想獲勝作結。
下片對月懷人,抒寫作者和胞弟的離別之情。由于上片結尾寫到了人間,因此下片就專寫人間。過片三句仍由明月開頭,并連及月下之人,與小序中 “兼懷子由”照應。“轉”、“低”、“照” 三字細致而準確地描寫了月色在建筑物上的移動,從時間的變化中表現詩人對弟弟的深切懷念,是景語,也是情語。接著,作者面對月色,想到月圓而人不團圓時,不禁又一次對月發問:“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問得無理,寫得有情,它含蓄地表達了對于不幸的離人們的同情。“人有悲歡離合”三句推開一層,將人月合寫,表示對月理解,為月開脫。寥寥數句,卻寫了人與月、古與今、人間與天上的種種情景,概括了極廣闊的空間與極悠久的時間。將物和人事等量齊觀,實際上還是強調對待人事應保持達觀態度。結尾兩句把空間、時間、人事間的對立關系,在作者的曠達情懷中統一起來,因此,它不只是對子由一人而發,而是對一切熱愛生活的人的共同祝愿。全詞的思想感情雖然比較復雜,但整個基調則是健康、開朗的,表現出一種“逸懷浩氣,超然乎塵埃之外”的超脫與豪放的氣概。
這首詞想象豐富,境界高潔,語言疏暢,情味深厚。具體說來,有兩點特別值得提出。
一是以明月為主線,借明月抒發作者的主觀感受,意多轉折,富于變化。作者把酒問月時所產生的奇想,起舞弄影時對人間的依戀,對月難眠時的問月、怨月、愛月,從月的圓缺想到人生的離合,以及千里共賞明月的祝愿,從始至終,處處離不開明月。不僅如此,作者在對月抒情時,并不是平鋪直敘,一瀉無遺,而是跌宕起伏,曲折多變。作者的思想矛盾、曠達情懷在層層轉折中得到充分的體現。
二是觸景生情,將景求理,以理遣情,景、情、理融為一體。作者很少正面描繪月色,而是把它作為觸發感情的媒介,加深感情的溶劑。從把酒問月、萌發出世之念,到望月難眠、牽動思親之情,無不如此。作者還從月有陰晴圓缺這一自然現象,省悟到人的悲歡離合難以避免,并從這一人生哲理出發,抒發自己對親人和一切不能與親人團聚者的美好祝愿。景、情、理三者水乳交融,意味深長,給人以健康的美的享受。
胡仔的《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這篇作品在詞史上所負的盛譽,是當之無愧的。
上一篇:《民族之歌》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水龍吟》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