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鐘·人月圓]卜居外家東園(二首)(元好問)》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重岡已隔紅塵斷,村落更年豐。移居要就:窗中遠岫,舍后長松。十年種木,一年種谷,都付兒童。老夫惟有:醒來明月,醉后清風。
玄都觀里桃千樹,花落水空流。憑君莫問:清涇濁渭,去馬來牛。謝公扶病,羊曇揮涕,一醉都休。古今幾度:生存華屋,零落山丘。
元元好問《遺山樂府》收錄。這是兩首元好問在太宗九年(1237)寫的曲子,它寫出了作者家破國亡、重返故里后的生活和感受。全曲看似超然灑脫,實則字字酸楚,句句沉痛,深切地表現(xiàn)出了離亂沉思和欲吐又吞的愁憂情狀。“卜居”,選擇住處。第一只曲子寫了陽曲“外家”(即嗣母張夫人娘家)的幽居佳境和作者閑灑的生活。第二只曲子借用劉禹錫寫玄都觀的名詩中的句子表達自己對滄桑變化的沉痛思考。杜甫詩《秋雨嘆》:“去馬來牛不復辨,濁涇清渭何當分。”此處用杜詩意,對過去的事,還問什么是非清濁。并用謝安和羊曇的典故抒發(fā)內(nèi)心深重的悲戚,涵蘊了深邃的社會內(nèi)涵。這兩首曲子與作者同時作的兩首詩《外家南寺》和《東園晚眺》在感情上是相通的,但寫法上卻大相徑庭。詩作將陵變谷移的今昔盛衰之感表露無遺,而曲作則言此意彼,掩飾著深沉的憂痛,酸楚之情油然不斷。這種曲婉的表現(xiàn)方法更能勾起讀者感情上的波瀾,顯示了大家功力。兩首曲子與作者的“喪亂詩”、“喪亂詞”一樣,真摯凄切地反映出了時代的苦難。
上一篇:《[黃鐘·人月圓]為細君壽(魏初)》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下一篇:《[黃鐘·人月圓]山中書事(張可久)》原文|翻譯|賞析|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