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海倫》原文與翻譯、賞析
愛倫·坡
海倫,你的美艷
似昔日尼西亞的小艇。*
輕輕地,在芳香的海面,
被困乏思歸的流浪人
駛回他故國的海濱。
久久飄逝在險惡的海面,
你卷曲的發,你典雅的面容,
你水神似的風姿引我回轉
希臘的光榮
與羅馬的莊嚴。
看啊! 在那華麗的壁龕
我看你手持瑪瑙的角燈,
站立著是何其穩靜!
哎,靈魂的化身,
來自那神圣之境!
(趙澧 譯)
【注釋】 尼西亞:詩人的用意不大明確,可能是指土耳其的古城尼西亞,這個城市往往同漫游各地的酒神狄俄尼索斯相聯系。
【賞析】 這首詩作于1831年,據說作詩的靈感來自愛倫·坡一個同學的母親珍妮·斯蒂絲·斯丹納德夫人。愛倫·坡說這首詩是“在我多情的少年時代寫給我的靈魂的第一位純理想型愛人的詩行。”
愛倫·坡作為一個美國南方作家,生活在當時仍然頑固維護蓄奴制度的地區。這時候,北方的資本主義已有了很快發展,對南方落后的蓄奴制形成了有力的沖擊,一種沒落的情緒彌漫在南方各階層的人們中間。愛倫·坡受這種情緒影響,加上自幼成為孤兒,后來又和有錢的養父鬧翻,這種經歷在他心靈上投下陰影,所以他形成了一種內向的性格和頹廢的情緒,心理近乎變態,從他寫的一些作品來看,至少他對變態心理十分了解。把同學的母親看作自己靈魂的愛人,這本來應該說是一種變態心理的。但是,愛倫·坡自幼失去雙親,對母愛有一種異常的向往,這是可以理解的。更主要的是,愛倫·坡盡管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一種頹廢情緒,但是,在詩中他讓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古代美女的形象。愛倫·坡通過這個形象來形成一種象征,一方面象征他心目中崇拜的那位夫人,另一方面象征他對美的追求。在古代,希臘美女海倫被特洛亞王子帕里斯拐走后,希臘和特洛亞雙方為之苦戰了十年,損兵折將不知其數。荷馬史詩中講到被圍困多年的特洛亞城中有幾個長老在城垛上看見海倫從遠處走來,對她的美貌感到十分驚奇,并且互相感嘆說:“難怪為著這樣的一個女人特洛亞人和阿耳戈斯人(即希臘人)甘愿遭受這多年戰爭的痛苦。她不是神采美麗得如同女神一樣么?”歷史上,海倫這種“引無數英雄竟折腰”的美曾為多少文人騷客所贊嘆啊! 愛倫·坡也為這種美所傾倒。他在詩中再現了海倫美的風姿,并被引回“希臘的光榮與羅馬的莊嚴”。由此可見,愛倫·坡從他同學的母親身上看到了一種古典美,從而抒發了他對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崇敬之情。自從古希臘羅馬之后,歐洲人更多地受到道德觀念的束縛,而海倫的美則與道德觀念無關,愛倫·坡對海倫和古希臘羅馬的頌揚,實際上體現出他對純美的追求。而且,這種美是“靈魂的化身,來自那神圣之境”。這就是愛倫·坡的美的理想。
愛倫·坡在這首詩中流露出來的唯美主義和象征主義傾向,正是他后來受到歐洲唯美主義者、象征主義者等頹廢派推崇的東西。
上一篇:《致恰達耶夫》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航海歸來》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