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弓
作者: 李登伍 【本書體例】
【原文】:
彤弓弨(1),受言藏之(2)。我有嘉賓(3),中心貺之(4),鐘鼓既設(5),一朝饗之(6)。
彤弓弨兮,受言載之(7)。我有嘉賓,中心喜之(8)。鐘鼓既設,一朝右之(9)。
彤弓弨兮,受言櫜之(10)。我有嘉賓,中心好之(11)。鐘鼓既設,一朝酬之(12)。
【鑒賞】:
《詩序》云:“《彤弓》,天子賜有功諸侯也。”朱熹亦認為:“彤天子燕有功諸侯,而賜以弓矢之樂歌也”(《詩集傳》)據《左傳》記載,周天子曾多次把弓具等物賞賜給有功諸侯,這是周初以來國家酬庸(報功)之大典。諸侯也以此為莫大殊榮。可見《彤弓》一詩,主要是歌詠周天子舉行宴會,將彤弓賞賜給有功諸侯的事情。
全詩共分三章。
第一章主要寫諸侯受到周天子弓矢的賞賜,感到無限欣慰、無尚光榮。頌揚周天子賞罰分明。彤弓弨兮,受言藏之。”彤弓,就是朱弓。因為周尚赤色,所以弓是紅色漆弓。弨,就是弓弦松松之意。藏,是收藏的意思。主語是諸侯。這兩句意思是說,周天子抱弦兒松松的彤弓,賞賜給有功的諸侯,諸侯接受賞賜,無限感激,便將彤弓拿回家去好好收藏,以傳久遠。短短兩句,既寫出周天子的恩寵,又表達了諸侯樂奏為天子用命的真情。“我有嘉賓、中心貺之”。我,是周天子,嘉賓,是有功諸侯;賜,與,贈送的意思。這兩句是說,周天子對有功諸侯由衷地感到高興,誠心誠意地把彤弓賞賜給他們。周天子把自己的臣下,稱為“嘉賓”,可見周天子對諸侯寵愛之情,溢于言表,真是用語不多,而情真意切。“鐘鼓既設,一朝饗之。”設者,立也,陳列之意。一朝,終朝。這兩句是說,金殿上鐘鼓齊鳴,在座頻頻舉杯敬酒,舉行盛大的宴會,一派熱烈歡樂的氣氛。這隆重的場面,熱烈的氣氛,表面上看來是在為諸侯慶功,實際上是贊美周天子的文治武功啊!
第二章、第三章與第一章意思相同,只是在個別字上作了一下調整,反復進行吟唱,這是《詩經》慣用的手法。第二章“彤弓弨兮,受言載之。”載之就是“藏之”的意思。《詩毛詩傳疏》:“載之之義,與上章藏之同意也。”第三章“彤弓弨兮,受言櫜之。”櫜,本是盛衣甲或弓箭的囊,此處作動詞用,當收藏講,與第一章“藏之”的意思也是相同的。第二章的“一朝右之。”右,通“侑”勸酒的意思。第三章的“一朝酬之。”酬,彼此敬酒的意思,跟第一章“一朝饗之”意思是相同的,都是今朝開懷痛飲功酒之意,都是在寫宴會的熱烈氣氛。我們可以看出,名為三章,除個別詞小有變動外,實際上意思是一貫的。真可謂是舉一可以反三啊!這是歌功頌德之作,宣揚英雄創造歷史的唯心史觀。具有很大的虛偽性和欺騙性。這是我們讀時務必要注意的。
這首詩作者采用賦的手法,直抒其事。用復沓的形式為周王朝的統治歌功頌德,涂脂抹粉,宣揚君權至上,粉飾王侯,有很大欺騙性,缺乏深刻的現實內容,是形式主義的一類作品。
上一篇:《彈鐵歌》情詩三百首賞析
下一篇:《憶揚州》情詩三百首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