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管鑒·念奴嬌》管 鑒
管 鑒
丙申十二月六日賞梅①,聞岑守得祠②,下政將赴③,代歸有日④,喜見于辭。
寒梢冰破,問何人遠寄、江南春色。似是天憐為客久,報我春歸消息。茅舍疏籬,故園開處,兩歲關山隔。天涯重見,向人風味如昔。誰念月底風前,當時青鬢、漸與花顏白。不恨一番花陰早,恨把年華虛擲。嚼蕊含香,攀條覓句,拚醉禁愁得。酒醒還是,夢魂數遍歸驛。
注釋 ①丙申: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②祠:祠祿的省稱,宋代制度,對罷職的大臣賜予主管道教宮觀的掛名虛銜,表示優禮,沒有實際職務,只是借此名義領取俸祿,稱為“祠祿”。③下政:離職。④代歸:繼任官員接替職位,前任官員離職歸去。
鑒賞 讀這首詞首先要了解一下作者的身世背景。
管鑒出身于仕宦世家,祖籍浙江龍泉,但他父親至江西臨川擔任提舉江南西路常平茶鹽司干辦官,因此移家臨川。他承襲了父親的職位,然而后來屢屢外調,從此大半生就在異鄉漂泊。從其諸多詞作的內容來看,作者長期輾轉于外地任地方官吏,曾到過湖北、湖南、四川、廣東等許多地方,可以說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遙遠的他鄉度過。因此在他的詞作中一個重要的主題就是表現宦游羈旅中的愁緒。
作者在這首作品的小序中交代了它的寫作時間和起因,寒冬臘月梅花初開,他與友人聚集在一起飲酒賞花,這時偶然聽到一個消息:朋友岑太守接到朝廷恩賜祠祿的通知,不日即將離任啟程歸鄉了。對于離鄉歲久、漸感倦憊的外來官員們來說,這無疑是令人欣慰的好消息,作者自然也不例外,他由衷地替朋友感到高興,因此作了這首詞抒發此時的喜悅,但是這首詞實際上是一首抒發鄉愁的作品。
首句“寒梢冰破”,點出了今年梅花開放之早,梅花是在冬末春初開放的花卉,現在在寒冬臘月提前開放,使人們感覺到春天即將到來。“破”字充滿了動感,仿佛梅花打破了沉寂已久的嚴冬,將一冬的陰霾一掃而空,興沖沖地向人們來報告“春歸消息”。作者接觸到這春天的氣息,立刻想起遠在江南的家鄉春色,給作品引入了客居思鄉的主題。“似是天憐為客久”表現出一種無比驚訝的欣喜,毫不掩飾地傾瀉而出,感情色彩十分濃烈。如此地情不自禁,作者的思鄉之情有多么濃重可想而知。接下來回想在家鄉時賞梅的情景,如今自己已經離家兩年之久,跟家鄉的梅花也已經闊別兩年,現在在這僻遠的地方意外與它重逢,就像看到老朋友一樣親切,怎能不讓作者一時極盡喜悅?
松崖獨臥圖 溥儒
下闋作者從一時的驚喜中轉入了對當年舊事的回憶。當年開花的時候,是在江南的家鄉,當年的自己,也是正當青春,如今花如舊,春色如舊,然而時過境遷,物是人非,自己再也不復當年的年少氣盛,現在的自己,滿頭烏絲已經生出越來越多的白發,就像眼前的白梅花! 一個“漸”字,形象地刻畫出作者眼看著自己一點點變老的那種境況,中間含了多少感慨! 這在他鄉異地提前開放的花,觸動了作者的思鄉情懷,兩年異鄉的生活,自己除了年華漸老之外,卻是一事無成,想到這在原來的鄉愁上更添了一層悲涼。然而現實卻又是自己無力改變的,那么就把情懷傾注在眼前的賞花作詞還有飲酒上,暫時拋開那些令人傷感的念頭吧。“嚼”“含”“攀”“覓”,一連四個動詞,展現出了作者此時勉強迫使自己分散注意力的無奈和悲哀,而“拚”“禁”更是把盡力借酒澆愁強作排遣的心情刻畫得淋漓盡致。如此努力地去排解,愁緒應該有所減輕吧?然而酒醒之后,卻發現在方才的醉夢之中,自己又一次踏上了歸鄉的驛道直奔江南而去! “還是”說明了這樣的情形已經不是一次兩次,即使是在夢中作者還是無法忘卻無法解脫,酒醒夢斷,開眼觀看,發現自己還是身在原地,徒然留下更多的悵惘悲涼。
這首詞由得知好友即將歸鄉為之高興引發,由此又聯想到自身的遭遇,寫到作品里就變成了抒發鄉愁。對景物的描寫中處處糅合自己的感懷,思鄉的感慨自始至終貫穿在整首詞中,看見梅花凌寒綻放,想起的是舊日江南故鄉的春光,梅花的顏色讓他聯想到自己的白發,手法別具一格。(張力)
鏈接 宋代格外禮遇大臣。宋代皇帝對親王、宰執以及曾任宰執的元老大臣的格外禮遇,主要有:(1)賜劍履上殿。(2)賜詔書不名。(3)賜贊拜不名。(4)賜入朝不趨。以上四項主要施之于親王。(5)對元老重臣拜以平章軍國事或平章軍國重事。拜此職者,班位在宰相之上,可數日一朝,非朝日不至都堂理事。(6)與大臣聯姻。(7)賜京中府第。(8)賜御書、御制詩、御書碑額。(9)宰相生日,例賜酒食及其他禮物。(10)減少工作時間。舊制,宰相未時歸第,端拱后許午時歸第。(11)如以老病上朝,特許乘肩輿至殿門,并許其子弟扶掖上殿。進對之際,特許不拜,或減少行禮次數。(12)賜立家廟。(13)致仕后,包括俸祿在內的一切待遇依舊。(14)臥病時,賜假治病,給俸如故,車駕臨幸問疾,并賜金、銀、絹、藥物,或遣御醫診視。(15)卒時,享有車駕臨奠、輟朝、輟樂詔葬等待遇。(16)無誅殺大臣之典。如大臣有罪一般先與宮觀,然后臺諫上章,方漸次行貶。
上一篇:《兩宋詞·蔣捷·女冠子》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范成大·念奴嬌》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