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知章·采蓮》中外哲理詩賞析
稽山罷霧郁嵯峨, 鏡水無風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盡, 別有中流采芰荷。
“稽山”,即會稽山,在今浙江紹興縣東南。相傳夏禹于此會諸侯計功,故名。 “罷霧”,即霧已散去。 “郁”和“嵯峨”分別寫山的顏色和形狀。“郁”,即郁郁蒼蒼;“嵯峨”,狀山勢的高峻。全句說,稽山上籠罩的一層薄霧已經散去,遠看高大的稽山郁郁蒼蒼?!扮R水”,即鏡湖。東漢永和五年(140)太守馬臻于會稽、山陰兩縣界所修,以其水平如鏡名鏡湖。宋人諱“敬”字,遂改稱鑒湖。次句說,鏡湖水面上即使無風也會泛起細小的波瀾。此二句,一句寫山,一句寫水;山為作者故鄉最負盛名的稽山,水為作者故鄉最負盛名的鏡湖;詩篇從山水兩個方面寫出了家鄉的山水之美,也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熱愛之情。后二句由此再翻上一層,盛贊故鄉自然之美。“春度”,即春天已經逝去。“芳菲”,原指花草,這里指春天的百花。“芳菲盡”,表明春天已經逝去。依常理而言, “芳菲盡”之時,春天逝去,一年之中最為美好的季節已經過去了。而春天的逝去,則意味象征人類勃勃生機的季節已經成為過去。對于心理細膩、感情脆弱的封建文人來說,常常會引發他們強烈的惜春傷時之感;可是,賀知章卻能獨拔于流俗之外,在大好春光逝去的境況下,仍能發現大自然中蘊含的新的美好的事物。因此,才會有末句的昂揚之語:“別有中流采芰荷?!睋Q言之,春天已經無可挽回的逝去了;但是,夏日于鏡湖中流泛舟采蓮仍然是令人賞心悅目之事。 “芰荷”,即菱角與荷花,此指菱角。
賀知章的七絕一向很有特色,這首小詩亦是如此。詩中處處洋溢著作者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朝氣與活力。在一般文人的傷感聲中,詩人唱出了贊歌。作者的這種生活態度是值得我們借鑒的。生活中處處有美好的東西,問題是我們要善于去發現,善于去挖掘;只有這樣,才能永葆青春!
上一篇:《吳隱之·酌貪泉》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劉禹錫·金陵懷古》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