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前出塞九首》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杜甫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公家有程期,亡命嬰禍羅。
君已富土境,開邊一何多!棄絕父母恩,吞聲行負戈。
出門日已遠,不受徒派期。骨肉恩豈斷?男兒死無時。
走馬脫轡頭,手中挑青絲。捷下萬仞岡,俯身試搴旗。
磨刀嗚咽水,水赤刃傷手;欲輕腸斷聲,心緒亂已久。
丈夫誓許國,憤惋復何有?功名圖麒麟,戰骨當速朽。
送徒既有長,遠戍亦有身。生死向前去,不勞吏怒嗔。
路逢相識人,附書與六親。哀哉兩決絕,不復同苦辛!
迢迢萬里余,領我赴三軍。軍中異苦樂,主將寧盡聞?
隔河見胡騎,倏忽數百群。我始為奴仆,何時樹功勛?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立國自有疆。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驅馬天雨雪,軍行入高山。逕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間。
已去雙月遠,何時筑城還?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單于寇我壘,百里風塵昏。雄劍四五動,彼軍為我奔。
虜其名王歸,系頸授轅門。潛身備行列,一勝何足論!
從軍十余年,能無分寸功?眾人貴茍得,欲語羞雷同。
中原有斗爭,況在狄與戎?丈夫四方志,安可辭固窮!
這組詩作于唐玄宗天寶十一載(752),通過一個被迫應征戰士的自述,反映了從出征到立功的十年征戍生活。詩的第一首的“君已富土境,開邊一何多”,是詩的主旨所在,揭示了玄宗的一意開邊、窮兵黷武。同時也反映了邊塞將士征戰之苦、征戰之勇。九首一氣連貫,又各有側重,據清仇兆鰲的注解,第一首,描寫出發時“辭別家室”之情;第二首敘述“在道時,輕生自奮之語”;第三首“中道傷心,而為自解之詞”;第四首寫“在途驅迫而嘆”;第五首寫“初到軍中”的生活;第六首為當時玄宗的“窮兵黷武”而慨嘆;第七首“為戍邊筑城而嘆”;第八首描述戰士“敵愾之勇”;第九首“為冒功邀賞者發”(見《杜詩詳注》)。
全詩立意高遠,氣勢雄健。尤其是第六首中的“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四句話借士卒之口,講戰略戰術,智勇并用。寫得有哲理、有韻致,別開生面?!八浦{似諺,最是樂府妙境” (黃生語),已成千古成語。明張綖評這組詩說: “用古體寫今事,大家機軸,不主常政,昔人稱‘詩史’者以此” (《杜詩通》),所言極是。
上一篇:溫庭筠《利州南渡》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李白《勞勞亭》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