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衡《讀東門行》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元]許衡
貴德德乃顯,尚力力為優。二者各有時,天運非人謀。舉世皆好義,貧賤固可羞。天下方事強,聲譽將何求。人生會此意,出處皆無憂。但恐利欲驅,由非所當由。足躡虎狼尾,手撩虺蛇頭。一觸禍患機,相尋遽難休。新聞李侯子,快意復父仇。雄名與英概,一日傾九州。美事固可羨,猶當究源流。掘地得深澤,積土為高丘。造端起不平,是果誰之尤?君子慎謀始,責躬重以周。弱德較強力,明知勢難侔。馳馬走峻坂,中間豈容收。顛越既莫救,豈得乘桴浮。君不見群雀滿樹急喧啾,隋侯有珠不肯投。一鴉死時一珠碎,得輕失重非良籌。友之直諒仁可輔,藥之瞑眩疾易瘳。不知當日誰與乃父為交游?
《東門行》為漢相和歌古辭。原詩寫一個男子因為窮困要做非法的事,其妻勸阻不聽,他內心雖然也曾有過猶豫,但看看家里無衣無食的情形,又憤然下了決心。本篇題為《讀〈東門行〉》,應是許衡讀了古樂府詩《東門行》之后,所作的擬樂府詩。優秀的讀后感詩作,并不受原作羈絆,往往從某一個側面或某一個角度,別開蹊徑,借題發揮,另立新意。
這首詩一開始就指出,人生在世,無論“貴德 ”與 “尚力”, 都要順應“天運”的安排,貧賤固然令人羞慚,但也勿須強求富貴,以免招致麻煩乃至災難。做那些不該做的事,猶如“足躡虎狼尾,手撩虺蛇頭”一般,稍不謹慎,就可能“一觸禍患機,相尋遽難休”,弄得不可收拾。
這一節基本上屬于以詩論事,闡明處世之道,有一定的哲理性,在通常情況下,是不無道理的。但就其基本傾向看,意在勸誡人們聽天由命,安分守己,與人勿爭,與事勿爭。這種思想當然是消極的。
接著,詩人記述了李侯子為父報仇的事件。這里的“侯”,并不是爵位,而是一般對官員的稱謂,諸如縣令、縣丞均可稱侯,所謂“李侯子”,無非是說有一位姓李的官吏的兒子罷了。這位李侯子“快意復父仇”的事不脛而走,在各地引起了轟動, “雄名與英概,一日傾九州”??墒菍τ谶@件事,許衡卻另有看法,他一方面說李侯子此舉是“美事固可羨”,語意似為贊賞,但緊接著又表示“猶當究源流”,不要感情用事,而要弄清“造端起不平,是果誰之尤?”
最后一節,詩人從李侯子復父仇引起,抒寫感慨,展開聯想,提出“君子慎謀始,責躬重以周”。就是說,一個人立身行事,無論辦什么事情,都必須在事先深思熟慮,慮及后果,對自己嚴格要求。 “重以周”語出韓愈的《原毀》: “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源于《論語·衛靈公》:“躬自厚而薄責于人”。意思是說,君子責備自己很嚴格而又全面,對待別人很寬容而要求又很少。倘“弱德”之人與強力者較量,勢力懸殊,就如同馳馬于“峻坂”懸崖,難以勒馬收韁,勢必隕墮衰落,無法挽回。 “豈得乘桴浮”,語出《論語·公治長》:“道不行,乘桴浮于?!?,以竹木編成的舟,大曰筏,小曰桴。意為想抽身退避也來不及了。事態至此,便不堪收拾。于是詩人進一步連用比喻,說明做事切忌輕率魯莽,不可因小失大?!熬灰姟彼木洌灾橥而f雀,珠、鳥俱亡的結局,生動形象地闡明了“得輕失重”的后果,是由于籌劃不周所造成。隋侯,系漢東之國,姬姓諸侯。據說隋侯見大蛇傷斷,以藥傅之,后蛇于江中銜大珠以報之,因曰隋侯之珠。隋侯即寶珠。
結尾三句,詩人感慨系之,慨嘆直諒之友可以輔仁,瞑 瞑之藥可以瘳疾。直諒,謂正直誠實而見識廣。 《論語·季氏》云: “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痹娙嗽诖耸歉袊@朋友之間互相影響的重要性。進而又頗有深意地提出質疑,“不知當日誰與乃父為交游?”倘若當日交游者為直諒之友,也可能不致發生“勢難侔”的“弱德”與“強力”較量而結下冤仇,李侯子“復父仇”的事件或許就可以避免了。
元初詩人摹唐仿宋之風很盛,“以議論為詩”在宋詩中占有很大比重,許衡的這首《讀〈東門行〉》就明顯地表現出“以議論為詩”的特點。其中雖有描寫、抒情,但大都是為議論進行鋪陳,顯得情采不足,然而詩中表現出的哲理性,卻能啟發人們去思考,去認識,從中獲得教益。
從這首詩里,我們可以看出詩人向往于一個安定的環境,沒有強烈刺激的生活。這同詩人當時的境況,特別是同他的哲學觀點有關。許衡早年家貧,往返河、洛之間,受程、朱理學影響極深,又曾隱居蘇門,循規蹈矩,安貧知命,有兩件事可窺其思想行為之一斑:
嘗暑中過河陽,渴甚,道有梨,眾爭取啖之,衡獨危坐樹下自若?;騿栔?, 曰: “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比嗽唬骸笆纴y,此無主?!痹唬?“梨無主,吾心獨無主乎?”……
家貧躬耕,粟熟則食,粟不熟則食糠核菜茹,處之泰然,謳誦之聲聞戶外如金石。財有余,即以分諸族人及諸生之貧者。人有所遺,一毫弗義弗受也。 (姚)樞嘗被召入京師,以其雪齋居衡,命守者館之,衡拒不受。庭有果熟爛墮地,童子過之,亦不睨視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元史·許衡傳》
許衡從政后,任過集賢大學士、國子祭酒等大官,死后謚文正,封魏國公。但他自始至終謹慎小心,甚至形成一種畏懼、悲哀的心理定勢,他在一首辭召命的詩里曾有表露: “一天雷雨誠堪畏,千載風云漫企思,留取閑身臥田舍,靜看蝴蝶掛蛛絲?!卑言S衡一貫的思想言行加以考察,對《讀〈東門行〉》一詩所表現的思想藝術傾向的理解,是有幫助的。
上一篇:《西門行》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下一篇:徐積《誰何哭》原文|翻譯|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