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承茂《苦寒行》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清]倪承茂
燕山九月即飛雪,元冬寒氣更栗烈。河西冰膠午不開,山頭凍雀眼流血。荒城日暮少人行,茆檐幾處炊煙絕。云黯風饕日色黃,槎枒老樹重陰結。朱門貴客狐白裘,擁爐酌酒羅珍羞。誰憐路有凍死骨,旬日委棄無人收。況聞淮南罹水患,十家八九趨他縣。窮途無食給饔飧,那有兼衣御霜霰。昔年杜老憂民艱,愿得廣廈千萬間。而今寒士流離轉溝瀆,雖有萬間知不足。
此詩旨在揭露貧富對立社會的不合理,表達詩人同情人民疾苦的感情
首八句極力渲染天氣酷寒, 為下面貧富懸殊的刻劃做鋪墊。“燕山九月即飛雪“化用唐代詩人岑參的《白雪歌》中句“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的詩中充滿了對塞外風景的驚喜和以身戍邊的豪邁:而倪承茂以此句開篇卻給我們展示了一幅嚴寒肅殺的圖景。一個“即”字告訴讀者雪來早、寒來重 未入冬已是大雪紛飛,剛入冬就寒冷難禁。以下六句用不同景物反復渲染“寒氣”的“栗烈”:河凍不開,凍雀流血,荒城無人,茅檐斷炊。云低日暗風如虎嘯,老樹枯枝錯雜不齊。
“朱門貴客狐白裘”以下八句,反映懸殊的貧富差別和尖銳的階級對立。杜甫《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有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詩人繼承了杜甫“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的精神,對貧窮百姓寄于深厚的同情,對為富不仁的豪門予以無情揭露;富人身著華貴的狐皮裘衣,享受著美酒佳肴,窮人卻凍餒交加橫尸荒野,尖銳的社會矛盾在這鮮明的對比中突現出來。作者化用杜甫的名句,豐富了內容,對比刻劃得更加具體生動,給人的印象也更深刻。
史載:清乾隆八年,淮南大水,百姓流離出外就食。詩中“況聞淮南罹水患, 十家八九趨他縣”真實地記錄了歷史。大災之后又加上嚴寒天氣,災民的凍餒之慘狀令人觸目驚心,而與這無衣無食的災民圖相對比的朱門貴客的行樂圖,嚴重的社會危機通過對比凸現出來。
最后四句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狀的憂慮。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唱道:“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老杜當時對未來尚抱有幻想,而倪承茂卻清醒地認識到,現在的社會危機遠過中唐,即使有“廣廈千萬間”也無濟于事,因為百姓饑寒交迫已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普遍的社會問題。
倪承茂與沈德潛過從甚密,文學主張一致,都提倡取法盛唐詩風,尤其對杜甫的格調備加推重。詩人不僅繼承了杜甫關心人民疾苦,勇于諷諭時事的精神,而且善于借用杜詩意象乃至語言,溶入自己的篇什。
善于化用古人的詩句是本詩的一大特點。王國維云:“借古人之境界為我之境界”(《人間詞話刪稿》);章學誠云:“修辭不忌夫暫假,而貴有載辭之志”(《文史通義·說林》)即是指點化的方法,在前人詩句的基礎上說得更具體、更豐富,創造出新的境界也是一種成功的藝術手法。
上一篇:文同《苦寒行》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下一篇:陶蔚《苦寒行丁卯冬,入都道上作》原文|翻譯|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