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天末懷李白》唐詩賞析,《天末懷李白》原文與注釋
杜 甫
涼風(fēng)起天末,君子意如何?①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②
文章憎命達(dá),魑魅喜人過。③
應(yīng)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④
【注釋】 ①天末:天邊。君子:指李白。②鴻雁:大雁,喻信使。③魑魅(chimei):本指山精、怪物,此指奸佞小人。④冤魂:指屈原。汨 (mi) 羅:汩羅江,在今湖南湘陰縣,屈原自沉處。
【鑒賞】 李白因參加永王李璘的幕府工作,得罪肅宗,被捕人潯陽 (今江西九江市) 獄,于乾元元年 (758) 年被判罪,流放夜郎 (今貴州桐梓地區(qū))。他從洞庭到巫山,未到夜郎,在乾元二年 (759) 春夏之交遇赦放還。杜甫此時遠(yuǎn)在秦州,未知遇赦消息,故經(jīng)常憂思,在寫完《夢李白二首》 之后,又作此詩,以寄對摯友的深切懷念之情。
首聯(lián): “涼風(fēng)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涼風(fēng),即秋風(fēng)。《周書·時訓(xùn)》: “立秋之日涼風(fēng)至。” 因涼風(fēng)而起悲秋之感,這是古代詩人普遍的心態(tài)。因此,這聯(lián)以秋風(fēng)起興,說在天末之地的秦州,已秋風(fēng)四起,草木蕭疏了,人們都有了悲涼之感,你(李白) 的感覺和心境如何呢?遙遠(yuǎn)的問候,真切的情思,深刻地表現(xiàn)了詩人懷友思念之深!
頷聯(lián):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你在流放途中的情況,何時才托鴻雁傳到我這里呢?你途經(jīng)瀟湘洞庭,風(fēng)波險阻,你可要小心啊! 正如《夢李白二首》 中所云: “江湖多風(fēng)波,舟楫恐失墜!” 一種蒼茫惆悵之感,情誼至深,撼人心魄!
頸聯(lián): “文章憎命達(dá),魑魅喜人過。” 對友人的深沉懷念轉(zhuǎn)而對其身世的同情。意思是說“詩能窮人”,李白因才高而遭困厄,仿佛文章憎惡人的命運(yùn)亨通一般。反過來,命運(yùn)亨通者文章一般不會有名。正如同魑魅喜歡人過而食之一樣,奸佞小人總是爭害君子和有才能的人。這聯(lián)述身世,表同情,寄感慨,高度概括了古來才智之士屢遭陷害、多舛坎坷的悲劇命運(yùn)。
尾聯(lián): “應(yīng)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猶言兇多吉少,緊承上聯(lián),因李白流放要過江湘,自然想到被讒放逐、自沉汨羅的愛國詩人屈原,李白的遭遇同屈原一樣,遙想李白定將自己同屈原一樣的 “冤魂” 之語,寫成詩句,向他 (屈原) 一訴曲腸的! 滿腹冤曲無人可訴,只好向死去千年的屈原傾吐,這是多么冷峻的 “欲說不能” 的嚴(yán)酷現(xiàn)實!
全詩低回婉轉(zhuǎn),殷殷切切。因秋風(fēng)而感懷,情景交融; 由李白的不幸而生同情之意,足見友誼之彌足珍貴!
上一篇:《高適·塞上聽吹笛》唐詩賞析,《塞上聽吹笛》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王維·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yīng)制》唐詩賞析,《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yīng)制》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