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之松《答王績書》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辱書1,知不降顧2,嘆恨何已!仆幸恃故情3,庶回高躅4。豈意康成道重,不許太守稱官5;老萊家居,羞與諸侯為友6。延佇不獲7,如何如何!奇跡獨全8,幸甚幸甚!
敬想結廬人境9,植杖山阿10。林壑地之所豐,煙霞性之所適11。蔭丹桂,藉白茅12,濁酒一杯,清琴數弄13,誠足樂也。此真高士,何謂狂生14?
仆憑藉國恩,濫尸貴部15。官守有限,就學無因16,延頸下風,我勞何極17?前因行縣18,實欲祗尋19。誠恐敦煌孝廉,守琴書而不出20;酒泉太守,列鐘鼓而空還21。所以遲回,遂攬轡也22。
仆雖不敏,頗識前言23。道既知尊,榮何足恃24 ?豈不能正平公之坐,敬養亥唐25;屈文侯之膝,恭師子夏26?雖齊桓德薄,五行無疑27 ;眭夸故人28,一來何損29 ?
蒙借《家禮》30,今見披尋31。微而精32,簡而備,誠經傳之典略,閨庭之要訓也33。其《喪禮新義》,頗有所疑,謹用條問34,具如別帖35。想荒宴之余36,為詮釋也37。遲更知聞38。杜之松白39。
【注釋】 1辱:推尊對方的謙詞,猶言承蒙。 2降顧:下顧,屈駕光臨的意思。 3幸:希望。故情:舊交情。 4庶:庶幾,也許可以。回高躅(zhu 竹),意指到來。躅,跡。 5康成,東漢經學大師鄭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屬山東省)人。大將軍袁紹總領冀州時,大會賓客,玄應邀,最后到,卻延升上坐。在座的應劭對鄭玄說:“故太山太守應仲遠,北面稱弟子,何如?”玄笑曰:“仲尼之門,考以四科,回、賜之徒,不稱官閥。”劭面有慚色。見《后漢書·鄭玄傳》。道重:道高望重。 6老萊:老萊子,春秋時楚國人。夫婦隱于蒙山之南,楚王親自前去請他輔政,他本已答應,但其妻子以為可授官祿者就不免有禍患,于是老萊子隨其妻遠走江南。 7延佇(zhu 助):久立而等待。 8奇跡:奇特不凡的行為,指王績隱逸脫俗的高尚風格。 9結廬:建造住宅。人境:人世間。陶淵明《飲酒》:“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10植杖:扶著拐杖。《論語·微子》:“植其杖而蕓。”山阿:山的轉折處,山畔。孔稚圭《北山移文》:“山阿寂寥。” 11適:適合。《詩·鄭風·野有蔓草》:“邂逅相遇,適我愿兮。” 12藉(jie 借):坐臥其上。孫綽《游天臺山賦》:“藉萋萋之纖草。”李善注:“以草薦地而坐日藉。” 13數弄:彈奏幾支樂曲。 14狂生:行為狂放反常出格之人。 15濫尸:意謂自己任刺史是才德不稱而尸位素餐。貴部:貴處,指絳州。 16因:原由,這里指機會。17延頸:伸長頸項,形容殷切盼望。下風:迎風而立,所處即為下風。18行縣:到各縣視察。 19祗(zhi 知)尋:敬訪。祇,恭敬。 20敦煌孝廉:《晉書·隱逸傳》載,汜騰,字無忌,敦煌人。舉孝廉,除郎中。適逢天下大亂,去官還家。太守張閟前去拜訪,他閉門不見,禮物一概不收。散家財五十萬,以施宗族,柴門灌園,琴書自適。 21酒泉太守:《晉書·隱逸傳》載,宋纖,字令艾,敦煌效谷人,隱居于酒泉南山。酒泉太守馬岌排列起儀仗,奏起音樂造訪,纖拒而不見。列鐘鼓,指演奏鐘鼓之類的東器。 22遲回:遲疑不決,徘徊。攬轡(pei 配):拉著馬韁繩。 23不敏:不才,自謙之詞。識(zhi 致):通“志”;記住。前言:古人的遺言。24 恃:依賴。這里有自負的意思。 25 亥唐:春秋時晉國的賢人,隱居于陋巷。《孟子·萬章下》載,晉平公去拜訪亥唐,對他極尊敬。亥唐言入,平公才進去;言坐,才坐下;言食,乃食。正平公之坐:以平公之坐為正道,表示要象晉平公對亥唐那樣尊敬對方。 26 文侯:指戰國初期魏國的國君,據說他是孔子弟子卜商(字子夏)的學生。《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孔子既沒,子夏居西河教授,為魏文侯師。” 27 五行:五次前往。《韓非子·難一》載,齊桓公時,有隱居之士曰小臣稷,桓公三次前往都未能得見,“于是五往,乃得見之。” 28 眭(sui雖)夸:一名昶,北魏高邑人。少時與崔浩為莫逆之交,后浩在朝為司徒,奏征為其中郎,夸辭疾不赴。州郡地方官逼迫他起程,不得已進京見浩,停留數日,只與浩飲酒談平生,不及世利。見《魏書·逸士傳》。 29 損:傷,害。 30 《家禮》:王績祖父安康獻公所著的禮書。 31 披尋:翻閱研讀。 32 微:幽深。33 閨庭:家庭閨門。訓:法則。 34 條問:列條請教。 35 別帖:猶言另紙。古代未有紙時,寫字用竹木或絹帛,寫在絹帛上的叫帖,寫在竹木上的叫簡。 36 荒宴:耽溺酒宴。顏延之《五君詠》:“韜精日沉飲,誰知非荒宴。”這里指對方醉飲,沉酣。史載王績醉飲無節,能盡五斗,自著《五斗先生傳》。 37 詮釋:解說。 38 遲(zhi治):等待。《荀子·修身》:“故學曰:遲彼止而待我。”注:“遲,待也。” 39 白:告語。
【今譯】 承你屈尊賜信,知道你不肯屈駕光臨,使我嘆息遺憾不已!我本希望憑借我們之間的老交情,也許可以請你到來。沒想到你象鄭康成那樣道高望重,不愿以稱官閥的太守為弟子;象老萊子那樣隱居不出,以同諸侯交友為羞恥。我久立等待卻不得相見,怎么辦啊!而你能夠獨自保全隱逸的高尚風格,又是多么地幸運!
想到你雖在人世間修房造屋,卻隱遁山林。地多林木丘壑,煙雨云霞正適合你的性情。遮蔽在丹桂之下,墊坐于白茅之上,濁酒一杯,彈琴數曲,的確很有樂趣。這是真正的志行高潔之士,為什么自稱狂生?
我倚仗朝廷的恩惠,來到貴地任刺史。因官身職守所限,沒有機會就學于你,只好迎風而立,引頸盼望,我的失望憂郁何時到頭?前次因為視察各縣,實則是想去拜訪你。但恐怕你會如敦煌孝廉汜騰一樣閉門不出,象宋纖一樣使造訪的酒泉太守空回。因此遲疑不決,終于回馬而去。
我雖不才,也略微記得一些古人的遺言。既然已認識到道的尊貴,為官的榮華又何足自負。難道我不能象晉平公對亥唐那般尊敬你,如魏文侯那樣恭敬地以子夏為師?我的道德修養雖然不深厚,但齊桓公五次造訪的事我也能做到;你也可象眭夸會故人一樣,前來相見又有何妨?
承蒙你借給我《家禮》,現正在翻閱研讀。幽深而精妙,簡要而完備,真是經、傳的典雅概括,家庭閨門的重要法則。那個《喪禮新義》,我多有不明白之處,謹列條向你請教,備于另紙。希望你在醉飲之余,給予解說。等待你再次給我來信。杜之松告語。
【總案】 貞觀中,杜之松任絳州刺史期間,與退隱龍門的王績常有書信往來。杜之松請王績到官署去講喪禮,王績寫信表示自己生性疏懶,只以山水自然為樂,不愿受到官場約束,無意于世俗的功名富貴已久,謝絕了邀請。杜之松遂以此信作答。
信中對王績的拒絕深表遺憾,推尊對方隱逸的志趣,敘述切盼相見的一番心意,處處表示尊重和理解對方,不以在職官員自矜,言是真言,意系真意,情乃真情,顯得情意深長,自有動人之處。文章雖用駢體,但隨筆所至,信手寫來,逐層申說,表情達意均親切自然。情意抒發中援引古人古事,全都切合各自的身分,不僅含蓄、典雅,而且使得情意更為深厚。寫自己、寫對方,又都用了少許描繪之筆,情感從描繪中透出。設想對方隱居生活一段,運用詞藻修飾,繪其形貌,寫得神彩飛揚,充分表達出作者由衷的敬仰之情。敘述中則飽含深情,自述前日不敢造訪之故一節,事中見其真意,尤其婉轉多致。全文操縱自如,不平,不俗,堪稱文人書札的上品。
上一篇:杜牧《答莊充書》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下一篇: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原文|注釋|賞析|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