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捷爾納克·我生性就是如此》中外哲理詩賞析
我生性就是如此:
遇事都要窮本清源,
在工作中,在探索道路時,
以心靈困惑的瞬間。
追尋流逝歲月的實質,
追尋那些內在的原因,——
查它的本,挖它的根,
一直剝到它核心的核心。
時時刻刻抓住
命運和事件的線索,
這樣去生活、思考、感受、
熱愛并揭開其中的因果。
哦,哪怕我能夠
了解那么一爪半鱗,
那我就會寫出八行詩,
去描寫我激情的潛性。
寫那種無法無天,寫罪孽,
寫逃跑和追逐,
寫無意中的倉皇,
寫胳膊肘和手掌。
我就會推算出它的規律,
它的始由,
并且重寫出它的名字縮寫的
第一個字母。
我就用我顫抖的靈魂,
把詩行打扮得象花園;
菩提樹就會開放,
整整齊齊象飛行的大雁。
我要在詩里帶進玫瑰的濃郁。
薄荷的清涼,
牧場、香蒲、干草堆的氣味,
還有大雷雨的轟響。
從前肖邦就這樣創作:
他把農莊、公園、叢林和墳地,
這些活生生的奇跡,
都編進了他自己的練習曲。
經過努力得到的勝利,
交織著痛苦和喜悅,
就象一把強弩上
拉緊了的弦。
帕斯捷爾納克一生坎坷,多次歷經社會變動,他在世之時,人們對他褒貶不一,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直到死后20多年才獲平反。但不論時代風云如何變幻,政治壓力有多強大,他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信仰和主張去隨波逐流,而是堅守個性,筆耕不輟。《我生性就是如此》與《“人有名氣并不見得美麗……”》同屬于一種類型的詩篇,只不過它更為坦率,詩人以第一人稱的方法直抒胸臆,向讀者敞開心扉,直言不誨地坦露出自己的個性和思維方法,從中體現了深刻的哲理思想。
帕斯捷爾納克曾先后就讀于莫斯科大學和德國馬堡大學兩所高等學府,在哲學研究方面頗有造詣,特別是新康德主義對其影響尤深。這表現在他的個性和創作思想中,首先就是執著地追求一種真實、單純的境界,從中尋求屬于自我的永恒性的理念或心理規律,絕不人云亦云,絕不迎合潮流。正如同詩中所言:他努力地去“追尋流逝歲月的實質,/追尋那些內在的原因,——/查它的本,挖它的根,/一直剝到它核心的核心。”對待生活現象,帕斯捷爾納克非常重視自我感覺、自我體驗,重視具體的細節,但并不單純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是熱衷于透過一瞬間的現象,哪怕是“一爪半鱗”,以此為線索去思考,去感受,從而揭示生活的本質和現象與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系。因為在哲學家的視野中, “由于理性的東西(與理念同義)在它的現實中同時達到外部實質,所以它顯現出無限豐富的形式、現象和形態。它把它的核心用各色包皮裹起來,開始時意識在包皮里安家,而概念則首先貫穿這層包皮以便發現內部的脈搏,同時感覺到在各種外部形態中脈搏仍在跳動。”正是在這種思想基礎之上,產生了人對現象的經驗認識,即從個別到一般,發現并“揭開其中的因果”,“推算出它的規律”, “它的始由”。以上是詩歌前半部分闡述的詩人生活與創作的指導思想。在詩歌的后半部分里,詩人又將視線從個人思想轉向豐富多彩的創作實踐,他發誓要用自己“顫抖的靈魂”去構思、描繪五光十色的大自然,把自己的詩行“打扮得象花園”一樣美麗,還要攜帶各種天然芬芳的香味,并伴有雷鳴般的轟響。色、香、味加上音響,把詩歌當作大自然的調色板之余,他還要把生活中的一切,從農莊、公園到叢林、墳地,把現實生活中所有人工創造的“活生生的奇跡”,統統作為自己創作的對象,像音樂家將對現實真切的感受通過心靈演化為抽象的音符,濃縮為美妙、動人的樂章一樣,反復錘煉、吟唱。如果把詩歌前后兩個部分聯系在一起,可以清楚地看到詩人力圖通過理性化的自我意識,帶動豐富的情感去透視現實生活現象,進而達到新的理性的升華的創作意識。對此,詩人最后特別強調,這是一種艱苦的創造性的勞動,它既不來自柏拉圖所謂的“靈感”與“迷狂”,也不是源于亞里斯多德式的對現實的本能“摹仿”,而是在思想的“強弩”之上,面向現實,以“窮本清源”的精神拉緊思考與情感之弦,去捕捉“交織著痛苦和喜悅”的創作的收獲。
著名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說過:“人不僅是他自己設想的東西,還是他強入存在之后,希望自己成為的東西。”《我生性就是如此》這首詩不僅是作家推心置腑的為人處事、創作經驗的總結,更是毫無遮擋的思想個性的宣言,其間散發著強烈的哲學氣息和創造的激情,稱得上是帕斯捷爾納克發自肺腑的內心獨白。
上一篇:《田地·我是》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涅克拉索夫·我的詩》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