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祁《錄田父語》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歲維孟冬2,京縣大穰3;戶既還定4,鄉(xiāng)無捐瘠5;室家溱溱6,厥聲載路7。于是先生命從者具柴轂適野而觀之8;汁者滿篝,稆者如茨10,馌者弗仇餉11,鉬者無德色12,糴不閉鄰,輸不爭承13,欣欣然以盡四友之敏14。
先生乃揖田父,進(jìn)而勞之曰15:“丈人甚苦暴露,勤且至矣16!雖然,有秋之時17,少則百困18,大則萬箱19。或者其天幸然20!其帝力然21!”
田父俯而笑,仰而應(yīng),曰:“何言之鄙也22!子未知農(nóng)事矣。夫春膏之烝23,夏陽之暴,我且踦跂竭作24,楊芟捽屮25,以趨天澤26;秋氣含收27,冬物蓋藏28,我又州處不遷29,亟屋除田30,以復(fù)地力:今日之獲, 自我得之,胡 ‘幸’而 ‘天’也31?且我俯有拾,仰有取32,合鋤以時33,衰征以期34,阜乎財求35,明乎實利36,吏不能奪吾時37,官不能暴吾余38:今日樂之, 自我享之,胡‘力’而 ‘帝’也39?吾春秋高,閱天下事多矣40!未始見不昏作而邀天幸41,不強(qiáng)勉以希帝力也。”遂去不顧。
先生引車而歸,從者曰:“夫子何讓也42?我直彼曲,請得還辯之。”先生曰:“不可。淺丈夫悼悻然43,盜天功以私己力,乃自記之矣44。奚獨父之誅焉45?”
【注釋】 1 田父:老農(nóng)。 2 維:乃,是。孟:四季中每季的第一個月。孟冬即冬季第一個月,陰歷十月。 3 大穰(yang瓤):大豐收。4 還定:回到家鄉(xiāng)安定地生活。 5 鄉(xiāng)無捐瘠:捐,拋棄;瘠 ,瘦病,孱弱。 6 室家溱溱(zhen真):語出《詩·小雅·無羊》。溱溱:眾盛貌。7 厥聲載路:語出《詩經(jīng)·大雅,生民》。厥,其。 8 先生:作者自謂。從者:仆從。具:準(zhǔn)備。柴轂:柴車,指簡陋的車子。轂(gu古):原指車輪中心的園木,周圍與車輻的一端相接,中有圓孔,用以插軸,此處引申為車子。適:往,去向。 9 汁者滿篝: “汁”字似不可解,疑為“污”字之誤,指卑濕之地。篝(gou勾),竹籠。此句約是將《史記·滑稽列傳》: “甌類滿篝,污邪滿車”融合在一起使用。 10 稆者如茨:稆(lu縷):野生的谷物。茨(ci詞),用蘆葦、茅草蓋的屋頂。 11 馌者弗仇餉:馌(ye夜):給在田耕作的人送飯。仇餉:殺人而奪去餉饋的食物。據(jù)《孟子·滕文公下》記載,相傳夏時諸葛伯不行祭祀,推托說沒有祭品,湯就遣毫地的人幫助葛耕種,老弱者送食。葛伯把一個送飯的孩子殺了,搶走了送去的飯菜。”此處作者在引用時對原意略作了一些改變,意思是說送飯的人不“奪”耕種的人的餉食,按時做好送到。 12鉬者無德色:鉬(cu鋤),鋤的異體字。德色, 自矜為有恩德于人的神色。 13糴(di敵)不閉鄰:不閉鄰糴的倒裝句。糴,買糧食。輸不爭承:輸,出也,此處指交納官租。承:承擔(dān)。這兩句都是說的在豐收之后,農(nóng)民豐衣足食而后知禮義。 14欣欣然:喜樂自得貌。盡四友之敏:友,疑當(dāng)作“支”,四支即“四肢”,人體上下肢。敏,才能。 15勞:慰勞。《漢書·谷永傳》:“勞二千石。” 16丈人:古時對老人的尊稱。暴露:暴,同曝,指農(nóng)民田間耕作日曬雨淋。勤且至矣:極其辛勞。 17有秋:有收成。 18囷(qun逡):圓倉。 19箱:指竹制盛物器具。 20其天幸然:這是老天爺?shù)谋S影? 21其帝力然:這是皇帝的恩賜啊! 22鄙:庸俗,鄙陋。 23春膏之烝(zheng爭):《說文》:“烝,火氣上行也。”指春天給土地帶來了潤氣。 24踦跂(ji qi雞奇):跛,行走不便。竭作:用盡力氣拚命干活。踦跂竭作:引申為彎曲著腿使盡力氣拚命干活。 25楊芟捽:楊,同“揚”;芟(shan山),除草。捽,拔去。 26趨:及時趕上。天澤:由于季節(jié)造成的地氣上升,土地潤澤。 27秋氣含收:秋季,隨著氣候的變化,萬物的生機(jī)開始收斂。28冬物蓋藏:冬季,萬物都伏藏了起來。 29州處:州,聚集。30亟屋:抓緊蓋好野處的草屋。《詩經(jīng)·豳風(fēng)·七月》:“亟其乘屋。”作者將詩經(jīng)的原句簡縮為亟屋。除,修治。 31胡“幸”而“天”也:哪里是什么老天爺?shù)谋S幽? 32俯有拾,仰有取:指隨時都在從事勞動。33合鋤以時:鋤,古代里官辦事之處。古人在冬季時,要在里宰辦公處合耦,以便為春耕作準(zhǔn)備。“此言兩人相助而耦耕也。” 34衰征以期:按土地的肥瘠征稅。衰,等級。《國語·齊語》:“相地以衰征。”35阜乎財求:指得到很大的收獲。阜,大,多。 36明乎實利,指懂得按農(nóng)時季節(jié)耕種的實際利害關(guān)系。 37奪吾時:剝奪我按農(nóng)時季節(jié)進(jìn)行耕種生產(chǎn)的權(quán)利。 38暴吾余:強(qiáng)行奪取我勞動所獲得的余糧。39胡“力”而“帝”也:哪里是什么皇帝的恩賜啊! 40春秋高:年歲大。閱:經(jīng)歷。 41昏(min敏)作:勉力勞作。 42讓:退讓,讓步。 43悻(xing幸)悻然:忿恨不平、惱怒貌。 44盜天功以私己力:語出《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此處指有些人把別人的功勞說成是自己做的。乃自記之矣:記在自己的頭上。 45奚獨父之誅焉:奚(xi稀):何;胡。獨,唯獨。誅,責(zé)備。
【今譯】 時值初冬十月,京城周圍的縣處處是一片大豐收的景象。原先流亡在外的人家都已回到家鄉(xiāng)過上了安定的生活,鄉(xiāng)村里沒有因饑餓而病死的人。村村寨寨人丁興旺,處處都是歡歌笑語。一天,我叫仆從準(zhǔn)備好了一輛柴車,到郊野去看看收獲的情況。只見卑濕之地所產(chǎn)的谷物,也足以裝滿竹籠,收獲的谷物堆得象一座座草屋一樣高。送飯的人不占奪耕種的人的餉食,按時做好送到田里。在田里干活的人,也不以自已的勞動有恩德于送飯的人而自矜。農(nóng)民們不禁止鄰近的人來買糧食,也不斤斤計較承擔(dān)官租的多少,大家都喜樂自得地盡自己的體力和才能在耕作。
我對一個老農(nóng)作了一個揖進(jìn)而慰勞說:“老人家田間勞作日曬雨淋非常辛苦啊!今年收成不錯,少的人家收了上百個圓倉,多的人家收了上萬箱,這是老天爺?shù)谋S樱实鄣亩髻n啊!”
老農(nóng)聽了笑得前俯后仰,說:“你的話真是庸俗鄙陋啊!看來,你根本不懂得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是怎么回事呀!春天地氣上升、土地潤濕之時,夏天太陽暴曬之時,我都竭盡力氣拚命干活,割草、拔草、整地,以不錯過春夏地氣潤澤之時及時耕種。秋天,萬物的生機(jī)開始收斂;冬季,萬物都伏藏了起來。我又全家聚集在一起,不遷移到別處去,抓緊時間急忙修蓋好野外的草屋,整治好土地,以恢復(fù)地力。今天所獲得的豐收,完全是靠我自己的努力得來的,哪里是什么老天爺?shù)谋S影?我隨時隨地都在勞動,一刻都沒有閑過,冬天要在里宰那兒合耦,為春耕作準(zhǔn)備,還要按時間按土地的肥瘠等級交納租稅,以力求得到更大的收獲。我懂得按農(nóng)時季節(jié)耕種的重要性,官府不能剝奪我按時耕作的權(quán)利,也不能強(qiáng)行奪走我勞動所獲得的余糧,今日的歡樂,是我自己創(chuàng)造和享有的,哪里是什么皇帝的恩賜啊!我年歲大了,經(jīng)歷的天下事多了,從來沒有見過不勉力勞作而可以靠老天爺保佑、靠皇帝恩賜過上好日子的。”說完老農(nóng)頭也不回就走了。
我乘著車返回家,跟我一起去的仆從說:“老爺,你為什么對他這么退讓啊?我們有道理他沒道理,我們回去找他論辨去!”我說:“不要這樣做。氣量狹小的人受了一點點氣才惱怒不平。現(xiàn)在,有些人把別人的功勞都說成是自己做的,記在自己的帳上。何必獨獨去責(zé)備這個老農(nóng)呢?”
【總案】 此文名為記錄一位老農(nóng)的話,實為托老農(nóng)之口言作者自己想言而不便言者,因有所顧忌,而故施曲筆之法。老農(nóng)所說的“今日之獲,自我得之,胡幸而天也?”“今日樂之,自我享之,胡力而帝也?”是本文意旨之所在,是對封建統(tǒng)治階級所宣揚的天命和王道之類說教的有力譴責(zé)。作者是贊同老農(nóng)的觀點的,但為避忌諱,作者采用了一種詼詭的手法,指責(zé)老農(nóng)“盜天功以私己力”,其實,老農(nóng)所說的真實情況,正好說明“盜天功以私己力”的是封建統(tǒng)治者和剝削者。這樣的寫法,既可免忤時諱,又增強(qiáng)了諷刺的效果和揭露的深度,這正是作者非凡的高明之處。文章構(gòu)思巧妙,轉(zhuǎn)接自然,語言凝煉,顯示出作者深厚的古文功力。但某些語句稍嫌晦澀,甚至還有一二處不甚可解。看來歐陽修稱其文為“澀體”,并非戲謔之辭。
上一篇:何耕《錄二叟語》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下一篇:王禹偁《待漏院記》原文|注釋|賞析|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