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xiàn)代詩歌·范當(dāng)世·大橋墓下》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范當(dāng)世夫人吳氏,死于光緒十年(1884),葬于通州東門外范氏墓地。范當(dāng)世《大橋遺照詩》自序中說:“此所謂大橋,乃吾所居通州城郊之東偏十五里許,有所謂新地者,有水橋一區(qū),類如斯圖,而亡妻實葬于是,其父母以橋名之。”這首《大橋墓下》,作于光緒十二年(1886)冬十一日。
原文
草草征夫往月歸,今來墓下一沾衣。
百年土穴何須共①,三載秋墳且汝違。
樹木有生還自長,草根無淚不能肥。
泱泱河水東城墓②,佇與何人守落暉③?
注釋
①土穴:墳?zāi)埂?②泱泱:水深而廣。 ③佇:久立。
賞讀
這首詩敘述的是作者在亡妻墓前的種種感受,從而襯托出作者對亡妻的眷戀和思念。
詩的首聯(lián)“草草征夫往日歸,今來墓下一沾衣”中“草草”即憂慮、勞心。“征夫”指出行在外的人,這句話寫出了詩人不顧旅途的勞累,急匆匆來到亡妻墓下為妻子哀悼。詩中用了一個“草草”寫出了詩人久盼回鄉(xiāng)哀念亡妻的心情。“一沾衣”寫出了詩人對亡妻的思念,在思念中引出詩人的自責(zé)。
頷聯(lián)“百年土穴何須共,三載秋墳且汝違”,寫作者的自責(zé),讓人痛心,產(chǎn)生同情。詩中“土穴”即墳?zāi)梗叭辍敝笍氖甏髽?作者妻子的名字)死時至十二年十一月南歸時的時間。“汝違”指未來祭拜亡妻。這句話用了一個倒裝句寫出了詩人的自責(zé),原因是妻子死時,自己在外任職,不能為亡妻奔喪,直至三年后的今天才親自來為亡妻哀悼,從心里面感覺對不住妻子,那么百年之后還有何臉面去與妻子同穴而眠呢,特別是“百年土穴何須共”一句,一方面表達(dá)出作者對亡妻的情愛深厚,另一方面寫了作者自責(zé)至深。
頸聯(lián)“樹木有生還能長,草根無淚不能肥”。這句話寫出詩人看到樹木常青,而自己妻子墳上的草都枯萎不堪,是由于自己未及時送上自己的情淚所致,通過景物的描寫反襯出詩人更大的自責(zé)。詩句中“無淚不能肥”表現(xiàn)出詩人對亡妻的思念與哀悼是多么強烈。
尾聯(lián)“泱泱河水東城墓,佇與何人守落暉”,其中的“泱泱”指水深而廣,這句話寫詩人看到?jīng)坝颗炫鹊臇|城河水向東流去,望著夕陽西下,不禁使自己感到孤獨無靠。妻子“走”了,我的苦處向誰訴呢?表現(xiàn)出詩人亡妻后的苦悶心理,特別是“佇與何人守落暉”一句正是詩人亡妻后,自己孤獨,感覺到無依靠,沒有一起談天說笑的人,這種失落感,誰又能體會到呢;從而那種對亡妻的眷戀與思念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這首詩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真切感人,能把讀者的心與詩人聯(lián)系在一起,特別是詩人在亡妻墓前的自責(zé),細(xì)細(xì)品味,詩人對妻子的愛勝過“泱泱河水”,詩人亡妻后的惆悵、孤獨以及不能再用語言表達(dá)出來的失落感,都表現(xiàn)在“佇與何人守落暉”中了,詩句凄涼委婉動人,情真意切,叫人難以忘懷,回味無窮。
上一篇:《唐詩·李商隱·夜雨寄北》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漢魏六朝詩歌·劉邦·大風(fēng)歌》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