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鄴·送進士下第歸南海》原文與賞析
曹鄴
數(shù)片紅霞映夕陽,攬君衣袂更移觴。
行人莫嘆碧云晚,上國每年春草芳。
雪過藍關(guān)寒氣薄,雁回湘浦怨聲長。
應(yīng)無惆悵滄波遠,十二玉樓非我鄉(xiāng)。
詩人曹鄴的作品似乎被他的民謠風(fēng)名詩《官倉鼠》所掩蓋了,今人的一些選本多只選他的《官倉鼠》,或者加上他的《捕漁謠》等二、三首。其實詩人曹鄴所存的一些詠史詩、贈別詩乃至寫景詩,都有一些佳作。其中一些作品亦曾受到歷代讀者的喜愛。《送進士下第歸南海》一詩是曹鄴送別詩的名作,晚唐詩人韋莊在他的著名唐詩選本《又玄集》中,就選錄了這首詩。可見這首詩在當(dāng)時就受到人們的重視。
景色明麗的初冬傍晚,夕陽斜照,天邊飄著幾片紅霞,和夕陽相互映襯著。詩人和即將南歸的朋友,手挽著手,在路邊設(shè)酒宴送別。他們飲了一杯又一杯,送了一程又一程。在輕快明麗的景色襯托下,友朋宴別的感情顯得深摯而明朗。
詩的后三聯(lián)是關(guān)懷勸勉友人的詩句。“行人莫嘆碧云晚”借江淹“日暮碧云”之語,一是表示惜別,一是勸勉友人不必因為下第而感傷嘆息。語氣委婉舒徐,使失意的朋友感到友誼的溫馨。“上國每年春草芳”承接前一句,進一步鼓勵朋友,詩意仍然是含蓄委婉。“上國”是京城的代語,“每年春草芳”用暗喻手法,意思是京中每年都舉行科舉考試,中舉的機會是很多的,正不必為一次失意而消沉。這一句描繪了明媚美好的春光,對前途充滿信心,給友人更大的鼓舞與安慰。
頸聯(lián)中詩人轉(zhuǎn)而想念友人此行之前途。“雪過藍關(guān)寒氣薄,雁回湘浦怨聲長”不僅對仗工整,而且情意深長。南海,今廣州、佛山一帶,藍關(guān)、湘浦是友人前往南海必經(jīng)之地。遙想友人過藍關(guān)之后,寒氣減弱,衣著須注意;湘浦雁回,怨艾之情當(dāng)會萌生。這里既關(guān)懷友人漫漫途程,又以體察入微的態(tài)度理解友人心情,給人如獲知音的親切感。
尾聯(lián)以更深一層的勸勉作結(jié)。十二樓,傳說昆侖山有五城十二樓,是仙人居住的處所,此處借指出世隱居。希望友人不必在江海滄波之中惆悵留連,不要作出世隱居之想,應(yīng)該積極入世進取。這里回應(yīng)了“上國每年春草芳”一句,對友人充滿了期待、祝禱的真情厚意,使整首詩的含意更為雋永、脫俗。
古人送別詩,多是渲染別情的孤凄、悲苦,曹鄴這首詩沒有一般送別詩的悲嘆,不僅僅沉浸在別離的凄苦中,它在色澤明麗的背景下,有安慰、有關(guān)懷、有理解、有鼓勵、有期待……,意境鮮明、語氣親切委婉、格調(diào)清新明朗,是一首別具一格的送別佳作。
上一篇:《李白·送賀賓客歸越》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杜甫·送遠》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