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閑說》原文與賞析
王建
桃花百葉不成春,鶴壽千年也未神。
秦隴州緣鸚鵡貴,王侯家為牡丹貧。
歌頭舞遍回回別,鬢樣眉心日日新。
鼓動六街騎馬出,相逢總是學狂人。
唐代,特別是中唐以后,統治階級自上而下,互競豪奢,逸樂成風。此詩即是針對這樣一種社會風氣而發,揭示了一個十分重大的社會問題。
詩之立題,即見匠心。之所以用一帶調侃味的“閑說”來命題,目的是為了使詩題同詩中那種詼諧活潑的風神協調一致,于嬉笑之中見旨意。
首聯“桃花百葉不成春,鶴壽千年也未神?!被ㄖò攴Q“葉”。百重花瓣的桃花盛開,意味著春天已經降臨大地,正是春意盎然之時,但詩人卻筆鋒一折,說“不成春”。何以會“不成春”?這就在讀者心里立即產生了疑問。次句承接首句再作生發: “鶴壽千年”自是神異之事,但卻又說“也未神”。何以千年之鶴也不算神異之事?又在讀者心里產生了疑問。藝術效果十分明顯:一是能造成拗折不平之勢,使起筆突兀,令人驚絕。二是能吸引讀者繼續讀下去的興趣。從詩的構思看,這兩句是為引出接著四句違背常理的社會現象,預先作有力的鋪墊。百瓣的桃花千年的鶴,同那些反常的社會現象一作橫向比較,立即相形見絀,黯然失色。
頷聯和頸聯四句,則是寫豪門貴族奢靡生活。作者選取豪門貴族最為突出也最帶有普遍性的四種生活現象加以揭露,從一斑而窺全豹,從而展現當時整個上層社會,夸豪斗富,追逐享樂的不正常之習。一是喂養鸚鵡: “秦隴州緣鸚鵡貴”。舊傳鸚鵡的產地在隴州之隴山,隴州古屬秦地,故又稱秦隴州。唐時社會崇尚喂養鸚鵡,京師尤甚,一些名貴的鸚鵡價值連城。這樣,使鸚鵡的產地隴州也似乎變成了寶地。詩說“秦隴州緣鸚鵡貴”,從側面揭示了冠冕人家不吝巨金求購名貴鸚鵡那種入迷的景況。一是觀賞牡丹: “王侯家為牡丹貧”。據李肇《唐國史補》,中唐時,“京師貴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車馬若狂,以不耽玩為恥?!蹦档r高者,竟至“一本有直數萬者”。此誠如白居易《買花》詩所云: “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辩婙Q鼎食的王侯之家,為耽玩牡丹,竟至于貧,略帶夸張。但夸張的語句,卻鮮明地表現了事物的本質:上流社會侈靡之風愈來愈烈,已至走火入魔的地步。一為欣賞歌舞: “歌頭舞遍回回別?!碧茣r歌舞中的樂曲的每闋,即為一遍。大曲聯遍依聲之疾徐,拍之緩促,有歌頭、排遍、入破、徹尾等程序。所謂“歌頭舞遍回回別”,指歌舞的花樣翻新,出奇斗勝。當時富貴人家欣賞歌舞,如癡如醉?!拔辶昴晟贍幚p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白居易《琵琶行》),正是這種狀況的真實寫照。詩人寫歌舞的花樣翻新,目的是要批判富貴人家一擲千金,追歡買笑,獵奇逐新那種不正常的心態和風氣。一為女子的裝扮: “鬢樣眉心日日新”。唐時宮中的嬪妃、宮女和帝王的公主,達官貴人的家屬及歌妓舞女等,她們在衣著、發式、眉樣等方面趨新求異,變化極快。唐玄宗曾設計出遠山、三峰、小山等十種眉的樣式,李商隱《蝶》詩有所謂的“八字宮眉”。到了中唐,鬢樣眉式不斷更新,“小頭鞵履窄衣裳,青黛點眉眉細長” (白居易《上陽白發人》)的老樣式,早已不再時髦。這句表面上是寫婦女的裝扮日新月異,實際上鞭撻了當時整個社會的奢侈和浮靡。
豪門貴族競逐豪奢,追求享樂的生活,豈止僅僅表現在這幾個方面,那是說不盡,道不完的。詩人搖鏡頭式地顯現出幾個場面之后,即在尾聯加以概括: “鼓動六街騎馬出,相逢總是學狂人。” “鼓動”,唐時以街鼓為號令,作為早晚以戒行人的信號,晨時鼓動,則人可上街?!傲帧保柑崎L安城中左右的六條大街,此代指整個京師長安。當早晨的街鼓一響,撤消了宵禁時,京城中的達官貴人、富豪顯宦便紛紛騎馬而出?!翱偸菍W狂人”五個字,批判了當時無人能出污泥而不染,人人均以狂為美的顛倒了的社會風氣。
詩之最后兩句,使首聯出人意外的詩句,得到確切的解釋:詩人意欲運用對比手法作橫向比較,百葉桃花千年鶴壽,同六街騎馬顛狂而出的豪貴相比,那簡直算不得什么稀奇,那些豪貴夸豪斗富的生活才真正令人驚訝。出人意外不算奇,世間還有更奇事。詩人對現實的批判可謂辛辣已極,甚有深度。
本詩最大的特點是含蓄。詩的內容嚴肅而重大,是批判富貴人家驕奢淫逸,追逐無限度無止境的享樂,但在表現時卻含而不露,如同詩題所云,似乎是在“閑說”,一切都好象是不經意地說了出來,字里行間似乎還帶有贊賞的意味,但又綿里藏針,似褒而實貶,貌似贊賞而暗含強烈的不滿。這種曲折隱晦的筆法,令人回味不盡。似諛而實諷的含蓄筆法,又使此詩略帶幽默詼諧的情趣,十分活潑。另外,出人意外的開頭,同正在情理之中的結尾,這種巧妙的藝術構思也為該詩增致不少。
上一篇:《盧綸·長安春望》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杜甫·高都護驄馬行》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