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雅小雅鹿鳴之什·皇皇者華》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皇皇者華,于彼原隰。①駪駪征夫,每懷靡及。②
我馬維駒,六轡如濡。③載馳載驅,周爰咨諏。④
我馬維騏,六轡如絲。⑤載馳載驅,周爰咨謀。
我馬維駱,六轡沃若。⑥載馳載驅,周爰咨度。
我馬維骃,六轡既均。⑦載馳載驅,周爰咨詢。
【注釋】 ①皇皇:猶“煌煌”,閃閃發光貌。華:花。原隰:高平曰原,下濕曰隰。②駪(shen深)駪:眾多疾行貌。靡及:不及,沒有做到。③維:語助詞。駒:本作“驕”,馬高六尺曰驕。轡:馬韁繩。濡:潤澤。④載馳載驅:且馳且驅。周:《傳》:“忠信為周,訪問于善為咨,咨事為諏。”爰:于也。咨諏(zou鄒):詢問。下章“咨謀”、“咨度”、“咨詢”,義相近。⑤騏:青色而有黑紋的馬。如絲:整齊光滑貌。⑥駱:白身黑尾黑鬃的馬。沃若:光澤貌。⑦骃:淺黑色帶白色的馬。均:協調。
【譯文】 鮮花朵朵金燦燦,盛開洼地和高原。使者往來急匆匆,唯恐使命完不成。駕起馬兒真驕駿,六條韁繩多滑潤。趕馬馳車不停息,遍訪賢達和忠信。青馬駕車往前走,六條韁繩如絲柔。趕馬馳車不停息,訪賢問善求良謀。白馬駕車響得得,六條韁繩很光澤。趕馬馳車不停息,訪賢問善求良策。我的骃馬雜色毛,六條韁繩很協調。趕馬馳車不停息,訪賢問善求正道。
【集評】 《毛詩序》:“《皇皇者華》,君遣使者也。送之以禮樂,言遠而有光華也。”(《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卷九)
清·陳奐:“此遣使者之詩,臣之功本君之教也,冢上篇而歸美于其君。”(《詩毛氏傳疏》卷十六)
清·王先謙:“《鄉飲酒禮》鄭注:‘《皇皇者華》,君遣使臣樂歌也。更是勞苦,自以為不及,欲咨謀于賢知,而以自光明也。’”(《詩三家義集疏》卷十四)。
清·方玉潤:“諏、謀、度、詢四字即以‘每懷靡非’一句生出,又須細玩,四字無一虛下,通經乃可致用也。”(《詩經原始》卷九)
近·陳子展:“《皇皇者華》與《四牡》同是使臣在途自詠之作。后乃作為樂章,一用之于君勞使臣之來,一用之于君遣使臣之往。一云王事靡盬,似為軍事出使,一云周爰咨諏,似為聘問出使。”(《詩經直解》下冊,復旦大學出版社,1983年版)
【總案】 這是一首出使的使臣勞于王事、博訪賢達的詩。從詩中可以看到,這些使臣是殫思極慮、誠惶誠恐地去完成使命的。他們馬不停蹄地往來穿梭于廣闊的原野上,唯恐侮慢君命。是君王差遣他們去訪賢求聘、體察民情,還是使臣為了應君命而去求賢問道呢?詩中是模糊的。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擇善從之。舊說此是送征夫的詩,大概是因為《鹿鳴》、《四牡》、《皇皇者華》這三首詩,后來被周統治者譜了樂調,在宴會上演奏。勞使者時演奏《四牡》,遣使者時演奏《皇皇者華》,因而造成這是“君遣使者”之樂的誤解。
上一篇:漢詩《秦嘉·留郡贈婦詩三首》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雅·大雅·文王之什·皇矣》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