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造《都梁六首(其一、其二)》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淮汴朝宗地,孤埤只眼前。②
譙樓西日淡,戍鼓北風傳。③
破竹非無計,澆瓜亦自賢。④
客愁渾幾許?撫劍倚吳天。
天外纖云盡,山巔望眼遙。
平淮剪綠野,白塔界晴霄。
客里風光異,吟邊物象驕。
功名它日事,回首興蕭條。
【注釋】 ①都梁:山名,位于今江蘇盱眙東南。②埤(pi辟):埤,即城上矮墻。③譙(qiao 喬)樓:城門上的瞭望樓,亦稱鼓樓或譙樓。④澆瓜:這里是借用秦朝故侯召平在漢初隱居種瓜的典故。
【譯文】 淮水連汴水,流過當年群臣朝拜的地方,可是今天看見的只是都梁山上孤零零的矮墻。夕陽在瞭望樓上抹上了一縷淡淡的余暉,北風送來了一聲聲戍鼓凄涼。像破竹一樣擊敗金兵并非不可能,可是由于朝中形勢險惡,有賢才的人只能去種瓜隱居山鄉。撫摸手中的寶劍,背倚江南的大好河山,客游的人兒啊,心潮起伏無限愁悵。
萬里晴空,沒有一絲云浮蕩天邊。放眼望去,都梁群峰一直向遠方綿延。平緩流淌的淮河流過平原,像剪開了綠色的田野;高高聳立的白塔插入云端,像把碧藍的天空一分兩半。客游外地,風光確實不一般,禁不住吟誦這邊域壯偉的景觀。但一想起國家前途、個人抱負,就只能是黯然回首興趣索然。
【集評】 今·左成文:第一首“結尾境界闊大,意象渾茫,振起了全詩的氣勢。”第二首“用‘剪’和‘界’兩個動詞,既是寫景,又暗含統一的江山被強分為二的意思。”(《宋詩鑒賞辭典》第1127頁)
【總案】 這兩首詩重在即景抒情。景觀是宏偉博大的,而詩人卻滿腹愁悵、興趣索然,這顯然是詩人主觀情感的“外射”之使然。一“剪”一“界”,暗喻山河破碎的現狀,孤埤、譙樓、戍鼓、北風、西日也使全詩帶有濃郁的感傷。長淮為界,山河非昔,所以詩人感到這眼前景觀也都是獻愁供恨的了。盡管詩中多激憤之語,可是詩人為國分憂的赤子之情仍然是溢于言表的。
上一篇:文天祥《過零丁洋》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孔武仲《鄂州》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