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念奴嬌 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②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③亂石崩云,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④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⑤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⑥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⑦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⑧
【注釋】 ①赤壁:這里指黃州的赤鼻磯,在今湖北黃岡縣西,面臨長江。三國時赤壁之戰所在地,至今說法不一,湖北至少有五處:黃州、嘉魚、江夏、漢陽、漢川?,F在一般認為是嘉魚。赤壁之戰是三國時孫吳與西蜀聯軍火燒曹軍、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以此形成了吳、蜀、魏三國鼎立的局面。②大江:指長江。淘:淘汰。風流人物:指英雄人物,杰出人物。③故壘:古代的營壘,這里指赤壁之戰留下的堡壘。人道是,人們傳說是。蘇軾亦懷疑此處并非真正的赤壁,故云。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周瑜拜建威中郎將時,才二十四歲, “吳中皆呼為周郎”(《三國志·吳書·周瑜傳》),他是吳蜀聯軍的統帥之一,指揮過赤壁之戰。④崩云:高聳云霄。一作“穿空”。裂岸:拍裂了江岸。一作“拍岸”。雪:指浪花似雪。⑤小喬:即小橋,橋玄的幼女。據載,周瑜隨孫策攻打皖城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孫)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當時是建安三年或四年,周瑜二十四、五歲。赤壁之戰發生在建安十三年周瑜三十四歲,結婚已十年。說“初嫁”是為了突出其風流倜儻,少年得志。雄姿:身姿高大健壯。英發:指談吐不凡,識見卓越。⑥羽扇綸(guan關)巾,指周瑜作戰時手持羽毛扇,身穿便服而不穿戎衣,一副儒將氣派,瀟灑閑雅。綸巾:配有絲帶的頭巾。強虜:強大的敵人。一作“檣櫓”。灰飛煙滅,指赤壁大戰中火燒曹軍的故實,所以有“灰”、“煙”。這兩句是形容戰事極順利和戰果極輝煌。⑦故國:舊地。這里指赤壁古戰場。⑧酹(lei類):以酒灑地表示祭奠。
【譯文】 長江滾滾向東流去,大浪淘沙,也帶走了歷史上的英雄人物。舊日營壘的西邊,人們傳說是三國時代周瑜大敗曹操的赤壁之戰的故址。如今只見亂石高聳入云,巨濤拍裂的江岸,卷起無數浪花象是白雪堆堆。這江這山美如圖畫,一時間涌現出多少豪杰之士啊! 遙想當時的周瑜,正娶絕代國色小喬為妻,年華方盛。他身姿高大,談吐不凡,手持羽毛扇,頭綰絲帶巾,好一派儒將高雅的風范。他在談笑之間,就把強大的曹軍燒成煙灰。我如今神游于這赤壁古戰場,該會笑我過于多情,以致于頭發過早地花白。人生猶如一場大夢,還是舉杯來祭奠江月吧!
【集評】 宋·洪邁:“向巨原云:元不伐家有魯直所書東坡《念奴嬌》,與今人歌不同者數處,如‘浪淘盡’為‘浪花沉’,‘周郎赤壁’為‘孫吳赤壁’,‘亂石穿空’為‘崩云’,‘驚濤拍岸’為‘掠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為‘多情應是笑我生華發’,‘人生如夢’為‘如寄’,不知此本今何在也?”(《容齋續筆》卷八《詩詞改字》條)
宋·曾季貍:“東坡‘大江東去’詞,其中云‘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陳無已見之,言‘不必道“三國”。’東坡改云‘當日’。今印本兩出,不知東坡已改之矣?!?《艇齋詩話》)
宋·胡仔:“苕溪漁隱曰:“東坡‘大江東去’赤壁詞,語意高妙,真古今絕唱。”(《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九)
宋·俞文豹: “‘大江東去’詞,三‘江’、三‘人’、二‘國’、二‘生’(按,‘人間如夢’句,一本作‘人生如夢’)、二‘故’、二‘如’、二‘千’字,以東坡則可,他人固不可;然語意到處,他字不可代,雖重無害也。今人看人文字,未論其大體如何,先且指點重字?!?《吹劍錄》)
又: “東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謳,因問: ‘我詞比柳詞何如?’對曰:‘柳郎中詞,只好十七八女孩兒,執紅牙拍板,唱‘楊柳外,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鐵板,唱“大江東去”。’公為之絕倒。” (《吹劍續錄》)
金·元好問:“夏口之戰,古今喜稱道之。東坡《赤壁詞》殆戲以周郎自況也。詞才百許字,而江山人物無復馀蘊,宜其為樂府絕唱?!?《題閑閑書赤壁賦后》)
明·王世貞:“昔人謂銅將軍、鐵綽板,唱蘇學士‘大江東去’;十八九歲女子唱柳屯田‘楊柳外曉風殘月’,為詞家三昧。然學士此詞,亦自雄壯,感慨千古,果令銅將軍于大江奏之,必能使江波鼎沸。至詠楊花《水龍吟慢》,又進柳詞妙處一塵矣?!?《弇州山人詞評》)
明·沈際飛:“語語高妙閑冷,初不以英氣凌人?!?《草堂詩馀正集》卷四)
明·俞爰:“子瞻詞無一語著人間煙火,此自大羅天上一種,不必與少游、易安輩較量體裁也。其豪放亦止‘大江東去’一詞。何物袁绹(按,指《吹劍續錄》所云‘幕士’),妄加品騭,后代奉為美談,似欲以概子瞻生平。不知萬頃波濤來自萬里,吞天浴日,古豪杰英爽都在,使屯田此際操觚,果可以“楊柳外曉風殘月”命句否?且柳詞亦只此佳句,馀皆未稱,而亦有本,祖魏承班《漁歌子》‘窗外曉鶯殘月’,第改二字增一字耳?!?《爰園詞話》)
清·徐釚:“蘇東坡‘大江東去’,有銅將軍鐵綽板之譏,柳七‘曉風殘月’,謂可令十七八女郎按紅牙檀板歌之,此袁绹語也,后人遂奉為美談。然仆謂東坡詞自有橫槊氣概,固是英雄本色,柳纖艷處亦麗以淫耳。”(《詞苑叢談》卷二)
清·沈雄:“江尚質曰:東坡《酹江月》為千古絕唱,耆卿《雨霖鈴》惟是‘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東坡喜而嘲之。沈天羽(即沈際飛)曰:求其來處,魏承班‘簾外曉鶯殘月’,秦少游‘酒醒處,殘陽亂鴉’,豈盡是登溷語。余則為耆卿反唇曰:‘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死尸狼籍,臭穢何堪,不便甚于袁绹之一哂乎?”(《古今詞話·詞話》卷上。按,清·賀裳《皺水軒詞筌》云,對柳句“或譏為梢公登溷詩,此輕薄兒語,不足聽也。”)
清·黃蘇:“題是懷古,意是謂自己消磨壯心殆盡也。開口‘大江東去’二句,嘆浪淘人物,是自己與周郎俱在內也?!蕢尽渲链伍牎绎w煙滅’句,俱就赤壁寫周郎之事,‘故國’三句是就周郎拍到自己,‘人生似夢’二句總結以應起二句??偠灾?,題是赤壁,心實為己而發,周郎是賓,自己是主,借賓定主,寓主于賓,是主是賓,離奇變幻,細思方得其主意處,不可但誦其詞而不知其命意所在也?!?《園詞選》)
【總案】 本篇大約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上片憑吊古戰場,描繪了此地江水澎湃、絕壁陡峭的不凡景象,仿佛也帶有千古鏖戰的余威,映襯出英雄人物業績的永恒。下片著重刻劃周瑜少年得志、雄才韜略、指揮若定的儒將形象,表達了追摹之情。聯系自身,白發早生,功名未就,不免自笑多情,人生如夢之感油然而生。結尾處雖嫌消沉,但全篇充滿了對壯麗江山的熱烈贊美,對英雄人物的傾心頌揚,情緒激昂慷慨,胸襟壯闊曠遠,是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
上一篇: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