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豐樂亭游春三首(其三)》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②
游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
【注釋】 ①豐樂亭:遺址在今安徽滁縣西南瑯琊山幽谷泉上。是歐陽修任滁州太守時所建,并寫有《豐樂亭記》。②紅樹:開滿花的樹。長郊:廣闊的郊原。
【譯文】 紅樹映著青山,青山外面,夕陽即將西下。廣闊的郊原,春草碧綠,一直連到天涯。天將晚,春已老,歡樂的游人卻不管它;仍然乘著游興,豐樂亭前,來往踏著落花。
【集評】 清·潘德輿:“如歐陽公《豐樂亭》云:‘紅樹青山日欲斜……’與唐人聲情氣息,不隔累黍,何故遺之?且無論唐、宋,即以詩論,亦明珠美玉,千人皆見。”(《養一齋詩話》卷五)
日本·前野直彬、石川忠久:“第一、二兩句……表現了詩人視野的廣闊博大,第三、四句表現了游人只顧眼前快樂,而不管這大好春光的轉瞬即逝。只有作者一人惜春、傷春。這種轉折手法,給人以新鮮的感受?!?《中國古詩名篇鑒賞辭典》第397頁,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總案】 慶歷五年(1045),歐陽修任滁州太守,第二年在州南瑯琊山幽谷泉上辟地為亭,并作《豐樂亭記》,記敘附近的風光和建亭的經過,由蘇軾書寫刻石,從此這兒成了著名的人文景觀。在《豐樂亭游春》詩中,我們看到身為太守的歐陽修與當地人民共同踏春游賞,意義不同尋常。此詩不同于一般的惜春之作,寫得感情纏綿而又酣暢淋漓,沒有絲毫感傷的成分,反映了詩人多情而又高曠的性格。
上一篇:李浩《東西船行》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魏野《書友人屋壁》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