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柳宗元2
皆知敵之仇,而不知為益之尤3;皆知敵之害,而不知為利之大。秦有六國4,兢兢以強5;六國既除,迤迤乃亡6。 晉敗楚鄢,范文為患7,厲之不圖8,舉國造怨。孟孫惡臧9,孟死臧恤10:“藥石去矣,吾亡無日11。”智能知之12,猶卒以危13;矧今之人14,曾不是思15。敵存而懼,敵去而舞;廢備自盈16,只益為愈17。敵存滅禍,敵去召過;有能知此,道大名播18。懲病克壽19,矜壯死暴20;縱欲不戒,非愚伊耄21。我作戒詩,思者無咎22。
1戒:文體名,以規(guī)戒為內(nèi)容的有韻的文字。2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大文學(xué)家、唯物主義思想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有《柳河?xùn)|集》。3尤:甚,很。4秦:指戰(zhàn)國時秦國。六國:指戰(zhàn)國時與秦并立的齊、楚、燕、韓、趙、魏六國。5兢兢:小心謹(jǐn)慎的樣子。迤迤(yi yi):驕傲自得貌。7“晉敗”二句:春秋時晉在鄢地打敗了楚國,晉國的范文子擔(dān)憂晉國會因此安于太平。8厲之不圖:意為晉厲公不采納范文子的進言,不治朝政。9孟孫:春秋時魯國大夫。惡(w):厭惡。臧:臧孫,亦為魯國大夫。10恤:憂慮。11“藥石”二句:此為孟孫死后臧孫所言。藥石:藥物。孟孫以臧孫為療治自己缺點的藥石。12智能:指上述古代明智的人。13猶:尚且。卒:終于。14矧(shen):何況。15曾:簡直。不是思:不思此。16廢備:廢棄戒備。自盈:自滿自足。17益:更加。愈:疾病,指災(zāi)禍。18道:思想,主張。名:名聲。播:擴大。19懲:警戒、防備。克:能。20矜:自夸。21非愚伊耄(mao):意為不是愚蠢就是糊涂。22咎:過失。
【析點】 這是一篇具有哲理思致的文章,闡述了“敵存滅禍,敵去召過”的觀點,意在強調(diào)“反面教員”的作用,勸戒人們居安思危,力戒放縱驕傲、怠惰自滿。柳宗元從歷史和現(xiàn)實的經(jīng)驗教訓(xùn)中,認(rèn)識到對立的事物之間存在的相反相成的關(guān)系,從而從歷史論到現(xiàn)實,從政治論到日常生活,并且諄諄告誡,以求“思者無咎”。柳宗元是站在一個更新更高的視角上來審視歷史和現(xiàn)實的,從而達(dá)到了他以前的思想家所未曾達(dá)到的理性高度;他的論述,至今仍未失其樸素的辯證法的光輝,我們?nèi)匀豢梢詮闹蝎@得啟示和教益。
戒文每四句為一節(jié),議論一層層向縱深演進,形成明顯的論說階梯,道理也愈來愈深刻透辟。在每一節(jié)論說中,都包含了正反兩方面的對比,各節(jié)之間前后又有正反兩方面的對比。對比的手法既適應(yīng)了“敵存滅禍,敵去召過”這一中心思想的要求,又是進行論證的需要,文章的辯證思想也在這對比的手法中得到了確當(dāng)?shù)捏w現(xiàn)。
上一篇:《放火三日》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文天祥遺墨》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