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
華表凌霄落照遲,一朝孤憤萬年知。
梨花寒食燒香女,纖手都來折檜枝。
這首七絕描寫寒食時節(jié)岳王廟前所見,抒發(fā)對民族英雄岳飛的欽佩,以及對千古罪人秦檜的憎恨。
前兩句歌頌岳飛。“華表凌霄落照遲”,描寫黃昏時分,落日余暉映照著岳王廟前高聳云霄的華表,氣氛肅穆而莊嚴(yán)。“華表”歷盡歷史滄桑,仍“凌霄”聳立;那高大的形象正是岳飛“偉人”(同題另詩語)永不倒的英姿的象征。其民族精神萬古流芳,將世世代代為后人所欽仰,故云“一朝孤憤萬年知”?!肮聭崱奔础爸页脊聭崱?陸機(jī)《辨亡論》),指岳飛“精忠報國”之壯志難酬而反遭誣害的滿腔悲憤。其“孤憤”的存在雖然是短暫的,但是卻因為被千秋萬世之中華兒女所理解與同情而具有了永恒的價值。
在“華表凌霄落照遲”的環(huán)境中,作為對照,詩又展示出另一幅小景:“梨花寒食燒香女,纖手都來折檜枝?!薄昂场痹凇扒迕鳌鼻皟商臁R蝗簛碓劳鯊R燒香祭祀的青年女子在“春城無處不飛花”(韓翃《寒食》)之時,為何不去折取盛開的“梨花”,卻以纖纖細(xì)手去折斷檜柏之枝呢?此處“檜枝”亦具象征意義。因為賣國奸賊秦檜名字曰“檜”,而殃及“檜”樹,因而“檜枝”成了秦檜的“替身”,成為賣國投降的不貞之物。“燒香女”乃借“折檜枝”以發(fā)泄對秦檜之憎恨,此舉雖似“無理”,然而卻“有情”。
全詩結(jié)構(gòu)采用對比的方法:以岳飛之愛國精神萬年為人敬仰,與秦檜的賣國求榮之永遠(yuǎn)為人所不齒相互比照,則“華表”更顯崇高,“檜枝”益顯渺小。詩人的愛憎褒貶正在對比中顯示出來。
上一篇:王又曾《江行雜詩》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袁枚《山行雜詠(六首選一)》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