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堯臣《東溪》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行到東溪看水時,坐臨孤嶼發船遲。②
野鳧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丑枝。③
短短蒲茸齊似剪,平平沙石凈于篩。④
情雖不厭住不得,薄暮歸來車馬疲。
【注釋】 ①東溪:即宛溪,在作者家鄉宣城 。②嶼:小島。③野鳧:野鴨 。④蒲茸:初生的蒲草。
【譯文】 回到家鄉宣城,欣賞宛溪的風景里。坐在孤島對面,看船兒緩緩慢行。幾只野鴨懶散地打盹,閑閑寧寧。幾棵老樹竟然也開花,裊裊婷婷。初生的蒲茸,如剪過的一般齊整;岸邊的沙石,似篩過的一般平凈。對眼前的景色,我雖然有心有情,卻不能與自然合一,難于住在風景里。車馬歸來,我覺到幾分倦意,此時,天色已在薄暮之中 。( 王洪譯 )
【集評】元·方回:“三、四為當世名句,眾所膾炙。”(《瀛奎律髓匯評》卷三十四)
清·紀昀:“此乃名下無虛。”(同上)
清·馮舒:“三、四亦好,然非唐音。”(同上)
清·賀裳:“至‘野鳧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丑枝’,尤是吳體中尋常語,且下句更覺安排造作,何足為重!”(《載酒園詩話》)
近·陳衍:“三、四句是名句。”(《宋詩精華錄》卷一)
今·錢鐘書:“歐公《水谷夜行》稱梅詩有云:‘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態’;都官(梅堯臣)自作‘接花’五律亦有‘姜女嫁寒婿,丑枝生極妍’一聯。丑枝生妍之意、都官似極喜之,《東溪》七律復云:‘野鳧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丑枝。’后來蕭千巖《詠梅》名句:‘百千年蘚著枯樹,一兩點花供老枝;’劉后村亟稱之,實取都官語意也。”(《談藝錄》第167頁,中華書局1984年版)
【總案】 “老樹著花無丑枝”,是寫景名句,也是一個新的審美原則。老而不丑,說明“老”自有審美價值。歐陽修說梅堯臣:“文詞愈清新,心意雖老大。有如嬌嬈女,老自有余態。”(《水谷夜行》)到黃庭堅又有發展:“老來枝葉皮膚枯朽剝落,惟有心如鐵石,益厭末俗,文密而意疏也。”(《答王云子飛)且看此詩,處處有一種孤獨清冷、平淡生澀的意趣,馮舒說它不是唐音,區別即在一個“老”字。錢鐘書《談藝錄》說:“唐詩多以豐神情韻擅長,宋詩多以筋骨思理見勝……少年才氣發揚,遂為唐體;晚節思慮深沉,乃染宋調。”實在是一個很明白的道理。
上一篇:王質《東流道中》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李浩《東西船行》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