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
昨夜東風入武昌,陌頭楊柳黃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來空斷腸。
預拂青山一片石,與君連日醉壺觴。
這首詩寫于唐肅宗上元元年(760),李白南游零陵、洞庭之后,再返江夏,于武昌望漢陽,思念故人王縣令 (名不詳),故先寫詩酬寄,抒寫渴思之情。時間正是早春。李白在前一年春遇赦,于初夏時到江夏,又交往王漢陽,并寫了詩。
王漢陽,名不詳,與李白結交似是在唐肅宗乾元元年(758),李白長流夜郎,于江夏結識漢陽縣令王某。古人稱謂,稱官職,不直呼其名,表示對王某尊重。李白 《泛沔州城南郎官湖》序:“乾元歲秋八月,白遷于夜郎,遇故人尚書郎張謂出使夏口,沔州牧杜公,漢陽宰王公觴于江城之南湖,樂天下之再平也?!崩畎子钟?《醉題王漢陽廳》,其詩:“我似鷓鴣鳥,南遷懶北飛。時尋漢陽令,取醉月中歸?!庇钟?《寄王漢陽》: “南湖秋月白,王宰夜相邀。錦帳郎官醉,羅衣舞女嬌。笛聲渲沔鄂,歌曲上云霄。別后空愁我,相思一水遙?!睆娜自妰热菖c序文看,李白是在南流夜郎至江夏 (今武昌) ,結識漢陽令王某,同參加郎官湖之邀。此后李白又赴王漢陽的約會,表明自己是南流夜郎,時間都在秋月之時。從“時尋”句,看到他們關系密切了。此后李白又在江夏寫詩寄王漢陽,回憶秋月相聚飲酒賦詩之情景,雖只隔長江一水,但想念之情深。當李白流放遇赦歸江夏時,又與王漢陽相會,留下了《自漢陽病醉歸寄王明府》、《贈王漢陽》等詩。前詩說:“去歲左遷夜郎道”,“今年敕放巫山陽”,后詩說:“一去未千年,漢陽復相見”,“吾曾弄海水,清淺嗟三變。果愜麻姑言,時光流速電?!惫视阎胤辏嬗錾舛鴼w,情緒昂奮,發出豪言壯語:“愿掃鸚鵡洲,與君醉百場”?!芭c君數杯酒,可以窮歡宴?!薄澳нB船沽美酒,千金一擲買春芬?!币擦髀冻隼畎子钟麖恼哪铑^:“圣主還聽子虛賦,相如卻欲論文章?!庇衫畎讓ν鯘h陽無話不談,又深刻懷念,可見是腹心之交。而這種腹心之交,是源于志同道合,性格相近。在《贈王漢陽》 詩中可以得到證明。詩中把王漢陽比作東漢有神異之術的葉令王喬。說王漢陽“猶乘飛鳧舄”,是仙人面,鬢發青青,“童顏皎如練(白綢)”。詩的結尾,原與王漢陽,“白云歸去來,何事坐交戰”。以道勝貧富交戰的欲念,永無愁苦之容顏。這是李白以王漢陽為知音的根本原因。這種淡泊名利思想,在李白南游洞庭、零陵北歸江夏時,所寫的《望漢陽柳色寄王宰》一詩中也可以得到證明:“春風傳我意,草木度前知。寄謝弦歌宰,西來定未遲。”稱贊王漢陽為弦歌宰。以禮樂教化百姓,行無為而治,是李白的政治理想。表明他們志同道合,相互知音。又表明他們都鄙薄追逐個人名利,為貧富交困而憂愁。王漢陽與李白交游之考索,正是我們了解 《早春寄王漢陽》 這首詩的思想基礎,不可不知。
這是一首七言古詩,應寫在《望漢陽柳色寄王宰》一詩之后,該詩結尾是“西來定未遲”,約王漢陽由漢陽過江來江夏 (武昌)相會。而此詩有“美人不來空斷腸”之嘆,故再寫詩相邀,盡道懷念與期待歡會之情。
詩前四句寫早春的征兆?!奥劦来哼€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甭犝f春天又回歸大地,一片驚喜之情,掀起了感情的波瀾。一位久受冬天陰氣幽閉之苦的人,方有此敏感與萬物生新的愉悅??墒亲屑氁惑w味,殘冬的寒氣猶存,不見春天的蹤影。感情陡落,懷疑春來不是真,厭冬之情更熾。七個字寫盡了冬春交替之初的人們感知的復雜過程,似是與不是的體味。為了得到確證,采取了理智的行動,走訪了報春的寒梅。樹傍觀梅,從梅花的綻開,察知春來消息。盼春之情,如饑似渴。梅為名花,古今人人所愛。梅花性潔而耐寒,笑傲霜雪,只迎春開放,而無意與百花爭春,故又有君子之象征。早春觀梅又是士人的雅趣。梅花雖從苦寒來,但帶來春的消息。由此而折回思路,想到昨夜的情景,“昨夜東風入武昌,陌頭楊柳黃金色”。東風是春來的象征,為人們送來了溫暖,使萬物復甦。于是詩人思路又回到眼前,抬頭遠望路邊楊柳,亦在不知不覺中呈現出黃金顏色,欣欣向榮,充溢著旺盛生機。詩人未相識之情不復存在了,歡欣早春之情蘊積在字里行間。這四句詩報道了早春來到的征兆,扣緊了早春題意,寒梅迎春,東風送暖,楊柳由土色轉青黃,都是早春特有的景象,足見詩人觀察仔細,體味入微,描摹精工?!奥劦馈?、“走傍”、“昨夜”、“陌頭”,時空交錯,勾連一氣,跌宕傳情,曲折盡意,塑造了一幅陽春煙景的和煦的意境。為下面抒懷人之情作了鋪墊,美景正待美人同觀。
詩后四句寫渴望王漢陽來會之意。“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來空斷腸?!鄙硖幟谰爸?,溯長江水流上望,碧水茫茫無際,遠接天邊的飄渺不定的白云,只是不見你這位美人到來,空有斷腸的思念。兩句詩寫景壯闊渺遠,由近及遠,有層次的展開,色彩由濃趨淡,淡到茫然迷濛,失去了色彩感。吐露出黯然神傷之情緒,原來是望江西面的美人,因不來而斷腸,希望與失望交織在一起,使景色也披上愁情之色??芍^之情景交融?。〉娙瞬⑽唇^望,幻想與美人終會相見,故而引出請迎接客人的行動,“預拂青山一片石,與君連日醉壺觴”。請你王漢陽預先拂凈青山的一片石板地,我要與你連日痛飲壺杯之酒,不醉不休。這兩句詩饒有情味,由美人不來的失望而轉為熱烈地幻想。美人既然不來,我要前往你處。青山不是泛指,應指漢陽之大別山。李白在《江夏寄漢陽輔錄事》 詩中說:“江夏黃鶴樓,青山漢陽縣”,青山指漢陽似無疑問,而李白此詩與 《早春寄王漢陽》 詩,雖非寫于同一時間,但不妨礙對青山的理解。況且李白寫詩時身不在漢陽,無法預拂青山石,只能是轉請王漢陽作東道主,準備迎接自己的到來,以盡醉,而且是連日盡醉,以消除心中思念知音者王漢陽的愁情。這樣,理解符合詩意詩情內在發展的邏輯。如理解為李白予拂武昌西山石,與“美人不來空斷腸”的詩意詩情發展逆忤,而“預拂” 一詞則無著落。正是早春之際李白返回江夏。有《贈漢陽輔錄事》、《鸚鵡洲》、《望黃鶴山》等詩為證。這兩句詩結尾,別開生面,深化思念王漢陽之主旨。照應了上句空斷腸。這種預想未來歡聚之情景,頗有浪漫的情思,又很能感發人意,喚起人們的美妙的聯想,再創造出美好歡會的藝術境界。
這首詩善于以美景反襯懷人之愁情,歌頌真摯的友情。美人是襲用屈賦香草美人喻君子的手法,此是指王漢陽。李白稱頌王漢陽,并引為知己,思念頗深,這不是官場的應酬與虛與交往,而是出于志道相合,性格相投,況且又是李白理想中的官吏形象。于安史之亂未平之時,西羌又入寇,藩鎮作亂,能解百姓倒懸之苦,安定民生的弦歌之吏,是多需要?。≡谕鯘h陽形象中寄托著李白的理想,蘊含著亂世難覓知音的深情。
上一篇:李白《早發白帝城》原文閱讀|賞析
下一篇:李白《春夜洛城聞笛》原文閱讀|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