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里《初入淮河四絕句·其四》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中原父老莫空談,逢著王人訴不堪。①
卻是歸鴻不能語,一年一度到江南。②
【注釋】 ①王人:指南宋派往金國的使者。不堪:難以忍受的金人的壓迫。②歸鴻:南歸的鴻雁。宋人懷念中原,常托言于鴻雁之類的南來北往。同詩之三有句:“只余鷗鷺無拘管,北去南來自在飛”;《江天暮景有嘆》亦有句:“一鷺南飛道偶然,忽然百百復千千。江淮總屬天家管,不肯營巢向北邊。”又陸游《枕上偶成》亦云:“自恨不如云際雁,南來猶得過中原。”均可參閱。
【譯文】 中原的父老見著故國的使者,再說不出那些泛泛的寒喧與應酬言語;執手相看,嗚咽哽噎,傾訴的全是難以忍受的悲戚。還不如那不會說話的鴻雁呵,一年還有一回能飛到江南故國去。
【集評】 近·陳衍:“何以人而不如鴻乎?”(《宋詩精華錄》卷三)
今·金子湘:“前首側重于詩人主觀感情的抒寫,后首則為淮河兩岸人民,特別是中原遺民代言,主題鮮明,裁剪得體。”(《宋詩鑒賞辭典》第1095頁)
【總案】 范成大《攬轡錄》說:“遺黎往往垂涕嗟嘖,指使人云:‘此中華佛國人也。’老嫗跪拜者尤多。”其《州橋》詩也說:“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作為南宋使臣,楊萬里同樣感到了中原父老不甘淪亡而南望王師的殷切情懷,感受到了他們對故國的熱切思念,但南北隔絕,統治者面對半壁河山又不圖恢復,淪陷區的人民再怎樣拉著南使訴說亡國之痛與壓迫之苦,又有什么用呢!詩人為中原父老代言,借寫鴻雁自由往來,委婉地表達了對故國的思念和對茍安政策的批評,外見和婉而內含悲憤,全詩既沉郁而又悲壯。
上一篇:華岳《田家·其十》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華岳《田家·其四》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