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大自然的風光千姿百態(tài),既有奇峰插天,又有驚濤裂岸,還有小橋流水。小橋流水的風光也可以使人賞心悅目,小橋流水般的美學風格也應該在詩的疆土里占據(jù)一席領地。徐俯的《春游湖》小巧精粹而又玲瓏剔透,尺幅興波,頗得神韻。桃花春雨的風光優(yōu)美動人:“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起句發(fā)以疑問,語氣委婉,是問燕,亦是自問。這是對剛剛睡醒的大地,春意剛來人間的景象所表達的喜愉情思的微微吐露。那湖畔上的桃林已綻蕾放蕊了,“夾岸”,表示桃林繁茂;“蘸”字頗富神韻情味,新到傳神,而又委婉曲致。“蘸水”暗合下文,一場春雨,湖水高漲,兩岸艷麗的桃花貼水盛開。桃花在湖水的映照下分外鮮麗。詩人未寫湖水漲,但“桃花蘸水”,把情景側面烘染而出。
“春雨斷橋人不度”,春雨潮漲漫過了小橋,行人難以渡過。“絕句之法要婉曲回環(huán)”(楊載《詩法家數(shù)》),這里就是用婉曲詩法。“斷橋人不度”,本來是漫步湖畔的雅興卻因此而受影響,“不度”的阻隔在審美心理上造成的是短暫“緊張”。然而,這輕輕一頓,卻徐徐推出這絕妙畫面:“小舟撐出柳陰來”,輕悠幽美,蘊含情味。橋斷船來,雅興轉為逸趣,些微“緊張”轉為輕輕喜悅,審美心理出現(xiàn)變化。
小橋流水的畫幅,只要精細獨到,同樣會產(chǎn)生美感。這首詩為人傳誦的原因就在于此。趙鼎臣在《竹隱畸士集》卷七《和默庵喜雨述懷》中說:“解道春江斷橋句,舊時聞說徐師川。”南宋詞人張炎的一首號稱“古今絕唱”的《南浦》詞中的句子:“荒橋斷浦,柳陰撐出扁舟小。”顯然是脫化于徐俯的名句。可見,杏花春雨、小橋流水般的美學風格也會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上一篇:晁補之《赴廣陵道中》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呂本中《連州陽山歸路》古詩賞析與原文